鸿在中间的成语(共118个)
死轻鸿毛
成语解释:鸿毛:大雁的毛。
比喻死得微不足道,毫无意义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太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鱼网鸿离
成语解释:鸿:鸿雁;离:遭受。
张网捕鱼,捉到的是鸿雁。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邶风・新台》:“鱼网之设,鸿则离之,燕婉之求,得此戚施。”
谈笑有鸿儒
成语解释:鸿儒:大儒,有名的学者。
与学问渊博的人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谈笑。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。成语出处:唐・刘禹锡《陋室铭》: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”
轻于鸿毛
成语解释:鸿毛:大雁的毛。
比大雁的毛还要轻。比喻非常微小或毫无价值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太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龙跃鸿矫
成语解释:喻高举远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王世贞《说部》:“东方朔、阮籍其善处难者乎?既弗能避,又弗欲免,曷不龙跃鸿矫哉?”
嵬目鸿耳
成语解释:见“嵬眼澒耳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瞿佑《剪灯新话》序:“所惜笔路荒芜,词源浅狭,无嵬目鸿耳之论以发扬之耳。”
燕雀不知鸿鹄志
成语解释:鸿鹄:天鹅。
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成语出处:清・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1回:“乃向其乡人说道:‘我今将为状元,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!何以贺我?’乡人益非之。刘赞臣叹道:‘此所谓燕雀不知鸿鹄志也。’”
燕雀岂知鸿鹄之志
成语解释:鸿鹄:指天鹅。
燕子与麻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。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陈涉世家》: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
孤鸿寡鹄
成语解释:孤:孤单;鸿:鸿雁;寡:失偶的妇人;鹄:天鹅。
孤独失伴的天鹅。比喻失去配偶的男女。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鸣凤记・邹慰夏孤》:“向日蚕桑动,忽相逢孤鸿寡鹄,无门投控,飞鸟依人情可悯。”
来鸿去燕
成语解释: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。
成语出处:清・黄景仁《稚存从新安归作此寄之》诗:“来鸿去燕江干路,露宿风飞各朝暮。”
心有鸿鹄
成语解释:鸿鹄:天鹅。
多形容学习、工作不专心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惟奕秋之所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 为是其智弗若与? 曰:非然也。
枕中鸿宝
成语解释: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上(宣帝)复兴神仙方术之事,而淮南有枕中《鸿宝》、《苑秘书》。
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,及邹衍重道延命方,世人莫见。”颜师古注:“《鸿宝》、《苑秘书》,并道术篇名。
臧在枕中,言常存录之不漏泄也。”后泛指珍秘的书籍。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刘向传》:“上(宣帝)复兴神仙方术之事,而淮南有枕中《鸿宝》、《苑秘书》。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,及邹衍重道延命方,世人莫见。”颜师古注:“《鸿宝》、《苑秘书》,并道术篇名。臧在枕中,言常存录之不漏泄也。”
轻若鸿毛
成语解释:见“轻于鸿毛”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皇甫谧传》:“轻若鸿毛,重若泥沉,损之不得,测之愈深。”
音吐鸿畅
成语解释:声音洪亮而且畅达。
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卢钧传》:帝元日大飨含元殿,钧年八十,升降如仪,音吐鸿畅,举朝咨叹。
雪爪鸿泥
成语解释: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。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诗: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