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376个)

  • 观于者难为水

    guān yú hǎi zhě nán wéi shuǐ

    成语解释:观:看。
    看过大海再看江河就觉得没有什么可看的。比喻见过大世面的人眼界高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,故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。”

  • 推之四而皆准

    tuī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

    成语解释:之:代词,指普遍性的真理;四海:指任何地方;皆:都是;准:准确。
   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

  • 捞针

    dōng hǎi lāo zhēn

    成语解释: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,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柯丹丘《荆钗记・误讣》:“儿,此生休想同衾枕,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。”

  • 难填

    hèn hǎi nán tián

    成语解释:恨海:怨恨如海;难填:难于填塞。
    比喻怨气难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山海经・北山经》:“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”

  • 他人

    sì hǎi tā rén

    成语解释:谓没有亲戚关系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尚仲贤《三夺槊》第三折:“俺虽然是旧忠臣,则是四海他人。”

  • 皆兄弟

   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

    成语解释:“四海”指天下,全国。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:“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!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。”

  • 金梁

    jià hǎi jīn liáng

    成语解释:梁:桥梁。
    架在海上的金桥。比喻能够身肩重任的栋梁之才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0回:“一个是擎天玉柱,一个是架海金梁。”

  • 战术

    rén hǎi zhàn shù

    成语解释:以众多人数来进行战斗或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丢掉幻想,准备斗争》:“……不敬师长,共产公妻,人海战术,总之是一群青面獠牙,十恶不赦的人。”

  • 一针

    dà hǎi yī zhēn

    成语解释:在大海里捞一根针。比喻无从寻觅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・王本立天涯求父》:“这王珣踪迹无方,分明大海一针,何从捞摸。”

  • 飘零

    hú hǎi piāo líng

    成语解释:飘零:飘泊。
    居无定所,四处飘泊。

  • 算沙

    rù hǎi suàn shā

    成语解释:①到海底数沙子。喻白费功夫。②又喻用力精勤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宋濂《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》:“教秉固当学,若沉溺不返,如入海算沙,徒自困耳。”

  • 福如

    fú rú hǎi yuān

    成语解释:渊:深。
    福气像海那样浩瀚无边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沈受先《三元记・合欢》:“愿冯君福如海渊,愿冯君寿比南山。”

  • 潘江

    lù hǎi pān jiā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文才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钟嵘《诗品》上卷:“余常言陆才如海,潘才如江。”

  • 恩山

    yì hǎi ēn shān

    成语解释:情深似海,恩重如山。喻恩情道义深厚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四折:“将人的义海恩山,都做了远水遥岑。”

  • 扬尘

    dōng hǎi yáng chén

    成语解释:大海变陆地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神仙传・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:‘接侍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。向到蓬莱,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,岂将复还为陵陆乎?’方平笑曰:‘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。’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