辕在中间的成语(共17个)
南辕北辙
成语解释: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魏策》:“以广地尊名,王之动愈数,而离王愈远耳。犹至楚而北行。”
改辕易辙
成语解释:辕:车辕;辙:车走过的痕迹,借指道路。
改变车辕的方向,走新的路。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。成语出处:宋・魏庆之《诗人玉屑・张秦》:“其初改辕易辙,如枯弦敝轸,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;少焉遂使师旷忘味,钟期改容也。”
北辕适楚
成语解释:北辕:车子向北行驶;适:到。
楚在南方,赶着车往南走。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。成语出处:汉・荀悦《申鉴・杂言下》:“先民有言:适楚而北辕者,曰:‘吾马良,用多,御善。’此三者益侈,其去楚亦远矣。”
北辕适粤
成语解释:犹北辕适楚。粤在南方。
成语出处:明・刘基《顺斋箴为夏仲珍作》:“北辕适粤,徒劳何为?”
拜倒辕门
成语解释:辕门: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。
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,自愿认输。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3回:“若非一部全史了然于中,何能如此。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。”
截辕杜辔
成语解释:犹拦驾。语本南朝齐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截来辕于谷口,杜妄辔于郊端。
”。成语出处:语出南朝・齐・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截来辕于谷口,杜妄辔于郊端。”
攀辕卧辙
成语解释:拉住车辕,躺在车道上,不让车走。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。
成语出处:宋・胡继宗《书言故事・仕进》:“饯去任,当攀辕卧辙。”
北辕南辙
成语解释:参见[南辕北辙]。
北辕适越
成语解释:见“南辕北辙”。
击辕之歌
成语解释:击:敲打;辕:伸向车前驾牲口的长木。
敲击着辕木唱的歌。指平民百姓的歌。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击辕之歌,有礼风雅。”
攀辕扣马
成语解释:攀:牵挽;扣:套住。
拉住车辕牵住马匹。形容热情挽留,不肯放行。成语出处:《东观汉记》:“第五伦为会稽太守,为事征,百姓攀辕扣马呼曰:‘舍我何之?’”
扳辕卧辙
成语解释:扳:通“攀”;辙:车迹。
拉住车辕,躺在车道上挡车。指挽留眷恋好官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40卷:“遂解官东归,百姓闻知,扳辕卧辙而留,泣声震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