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在中间的成语(共96个)
发号布令
成语解释:发:发布;号:号令;布:发布;令:命令。
发布命令,下指示进行指挥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卫・吴起《吴子・励士》:“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,兴师动众而人乐战,交兵接刃而人乐死。”
施仁布泽
成语解释:施:给予;布:布施;泽:恩泽。
给人以仁德和恩惠。成语出处:明・沈受先《三元记・格天》:“冯商的,冯商的,积功累德;冯商的,冯商的,施仁布泽。”
韦布匹夫
成语解释:韦布:粗陋衣服;匹夫:平民。
泛指平民百姓。成语出处:明・陆采《怀香记・托婢传情》:“小姐是金屋阿娇,瑶台仙子,小生乃草莱下士,韦布匹夫,比而论之,真是个天渊殊判,薰莸相远。”
兴云布雨
成语解释:兴:兴起。
兴起云彩,布下雨。比喻神魔鬼怪神通广大。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南极登山》第二折:“小圣东海龙神是也,奉上帝敕令,管领着江河淮济,溪洞潭渊,兴云布雨,降福消灾,济渡众生。”
旗布星峙
成语解释:犹言星罗棋布。
成语出处:汉・王粲《游海赋》:“若夫长洲别岛,旗布星峙。”
云布雨润
成语解释:比喻教化远播。
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夷蛮传・诃罗驼国》:“敷演正法,云布雨润。”
造谋布阱
成语解释:指设计陷害。阱,同宑。
成语出处:明・刘若愚《酌中志・逆贤羽翼纪略》:“其戕害杨左诸人,造谋布阱,实由外延线索,历历有据。”
枝布叶分
成语解释:比喻后裔支派分布甚广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八年》“胙之土而命之氏”唐孔颖达疏:“子孙繁衍,枝布叶分,始承其本,末取其别,故其流至于百姓万姓。”
猢狲入布袋
成语解释:猢狲:猴子。
猴子进了口袋。比喻行动失去约束。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僧曰:‘恁么即学人归堂去也。’师曰:‘猢狲入布袋。’”
善言暖于布帛
成语解释:好话比衣服还温暖。形容有益的语言能给人很大的鼓舞和安慰。
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荣辱》: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以言,深于矛戟。
善言煖于布帛
成语解释:煖,同“暖”字,是不冷不热、温和的意思。善意的言语,比布帛更令人感到温暖。与俗谚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”义近。
成语出处:礼记王制:“七十非帛不煖。”荀子荣辱篇:“与人善言,煖于布帛。”
蔬食布衣
成语解释:穿布衣,吃粗粮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张嵊传》:“嵊父临青州,为土民所害。嵊感家祸,终身蔬食布衣,手不执刀刃。”
芒屩布衣
成语解释:屩:麻草鞋。
穿着草鞋和粗布衣服。形容衣着朴素。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》:“在瓛门下积年,去来归家,恒芒屩布衣,徒行于路。”
葛巾布袍
成语解释:葛巾:用葛布做的头巾。
戴葛布头巾穿粗布衣服。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。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5回:“干葛巾布袍,驾一只小舟,径到周瑜寨中。”
裙布钗荆
成语解释:钗:妇女的发饰;荆:灌木名。
荆枝为钗,粗布为裙。形容妇女装束简陋寒素。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裙布钗荆,任是村妆希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