巾在中间的成语(共22个)
解巾从仕
成语解释:巾: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头巾;仕:做官。
结束隐居生活,出去做官。成语出处:唐・陈子昂《为王美畅谢兄官表》:臣兄自解巾从仕,三十余年。
角巾东路
成语解释: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尝与从弟琇书曰:‘既定边事,当角巾东路,归故里,为容棺之墟。
’”意谓辞官退隐,登东归之路。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羊祜传》:“尝与从弟琇书曰:‘既定边事,当角巾东路,归故里,为容棺之墟。’”
侍执巾栉
成语解释:巾栉:手巾和梳子。
拿着毛巾、梳子侍侯。形容妻妾服侍夫君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,以固子也。”
角巾私第
成语解释:脱掉官服,戴上头巾,居住在私宅。指闲居不仕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王濬传》:“卿旋旆之日,角巾私第,口不言平吴之事。”
葛巾布袍
成语解释:葛巾:用葛布做的头巾。
戴葛布头巾穿粗布衣服。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。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5回:“干葛巾布袍,驾一只小舟,径到周瑜寨中。”
方巾阔服
成语解释:方巾:古代秀才戴的方形软帽。
方形帽子,宽松的衣服。古代儒生的装束。指儒生。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8回:“正说得热闹,街上又遇着两个方巾阔服的。”
雨巾风帽
成语解释:遮蔽风雨的头巾和帽子。常借指浪游之客。
成语出处:宋・朱敦儒《感皇恩・游□□园感旧》词:“主人好事,坐客雨巾风帽。”宋・陈三聘《梦玉人引》词:“雨巾风帽,昔追游、谁念旧踪迹。”
纶巾羽扇
成语解释:头戴纶巾,手持羽扇。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。
成语出处:唐・吕岩《雨中花》词:“岳阳楼上,纶巾羽扇,谁识天人。”
须眉巾帼
成语解释:须眉:男子;巾帼:女子。
称女子而有丈夫气概者。成语出处:柳亚子《长松山房歌》:“放毫谁写长松图?须眉巾帼南海何。”
方巾长袍
成语解释:方形头巾,长袍子。古代儒生的装束。指儒生。
成语出处:鲁迅《病后杂谈之余》:“国画呢,方巾长袍,或短褐椎髻,从没有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。”
葛巾野服
成语解释:葛巾:用葛布缝制的头巾。
戴葛布头巾,穿乡野粗布衣服。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。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这国能葛巾野服,扮作了道童模样。”
角巾素服
成语解释:角巾:古代隐士的有棱形的头巾。
泛指便服。角巾东第
成语解释:角巾: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有角的头巾;东第:即家乡。
穿着普通的衣服,回到家乡。比喻隐居不仕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羊祜传》:既完边事,当角巾东路,归故里,为容棺之墟。
侍执巾节
成语解释:拿着手巾、梳子伺候,形容妻妾服事夫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