纡在中间的成语(共16个)
- 怀银纡紫- 成语解释:指显贵。银,银印;紫,紫绶。汉制,相国、丞相、太尉、公侯皆紫绶;秩二千石皆银印。 - 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命禄》:“怀银纡紫,未必稷契之才。积金累玉,未必陶朱之智。” 
- 降尊纡贵- 成语解释:纡:弯曲、屈抑。 
 降抑尊贵的地位;谦以自处。- 成语出处:清・梁启超《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》:“乃实由纡尊降贵,自放弃其贵族之特权,以结欢于处士。” 
- 降贵纡尊- 成语解释:纡:屈抑。 
 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俯就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简文帝《昭明太子集>序》:“降贵纡尊,躬刊手掇。” 
- 拖青纡紫- 成语解释:汉制,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,公卿为青色。因以“拖青纡紫”比喻官位显贵。 - 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》第三章:“今日华门一酸儒,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;今日市门一岨侩,明日可以拖青纡紫矣。” 
- 绾黄纡紫- 成语解释:绾、纡:系结。 
 黄:指金印。
 紫:指紫色的拴在印纽上的丝带。
 挂着金印,系着紫色的绶带。比喻身为高官,地位显贵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周容《芋老人传》:有将、相,有卿,尹,有刺史、守、令,或绾黄纡紫,或揽辔褰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