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9个)

  • 妈妈

    pó pó mā mā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人动作琐细,言语罗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回:“宝玉,你忒婆婆妈妈的了。”

  • 公说公有理,有理

   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 , pó shuō pó yǒu lǐ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双方争执,各说自己有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朱自清《公园》:“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井水不犯河水。”

  • 苦口

    kǔ kǒu pó xīn

    成语解释: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
    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泉州道匡禅师》:“问:‘学人根思迟回,乞师曲运慈悲,开一线道。’师曰:‘遮个是老婆心。’”

  • 当军

    lǎo pó dāng jū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毫无用处,只是充数而已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26回:“俺们说话不中听,老婆当军,充数罢了。”

  • 公公

    gōng gōng pó pó

    成语解释:公公与婆婆,丈夫的父亲和母亲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4回:“咱们九个心里孝顺,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,所以公公婆婆老了,只说他好,这委屈向谁诉去?”

  • 白发

    bái fā pó suō

    成语解释:婆娑:四下披散的样子。
    形容满头白发的老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张岱《自为墓志铭》:“既不能觅死,又不能聊生,白发婆娑,犹视息人世。”

  • 公有公理,

    gōng yǒu gōng lǐ , pó yǒu pó lǐ

    成语解释:公:称丈夫的父亲。
    比喻双方争执,各说自己有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彦《西安印象》: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,然又引经据典,公有公理,婆有婆理。”

  • 公修公德,

    gōng xiū gōng dé , pó xiū pó dé

    成语解释:指修德属个人,不得兼代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,‘公修公德,婆修婆德’,咱‘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’,你不要,可行不得。”

  • 老子

    lǎo zǐ pó suō

    成语解释:老子:自称;婆娑:放逸的样子。
    自夸胸怀旷逸的豪言壮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陶侃传》:“将出府门,顾谓愆期曰:‘老子婆娑,正坐诸君辈。’”

  • 世界

    suō pó shì jiè
  • 舌头

    lǎo pó shé tóu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善于花言巧语、搬弄是非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气英布》第一折:“那厮是能言巧辩之士,口里含着一堆的老婆舌头。”

  • 两嫂

    sān pó liǎng sǎo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三妻四妾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