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在中间的成语(共60个)
别有洞天
成语解释:比喻另有一番境界。
成语出处:唐・章碣《对月》诗:“别有洞天三十六,水晶台殿冷层层。”
狗咬吕洞宾
成语解释:吕洞宾:传说中的八仙之一。
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,用来骂人不识好歹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没良心的,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。”
空空洞洞
成语解释:空虚,空无所有。
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9回:“庭中空空洞洞,不设一物,惟种一株大桂树,树下放一个捣药的玉杵臼,臼旁养一个白色兔儿。”
空洞无物
成语解释:空虚;没有什么内容。形容言谈、文章等极其空泛;没有什么内容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排调》:“王丞相枕周伯仁膝,指其腹曰:‘卿此中何所有?’答曰:‘此中空洞无物,然容卿辈数百人。’”
福地洞天
成语解释:原为道家语,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。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。
成语出处:元・高明《琵琶记・牛小姐规劝侍婢》:“这般福地洞天,可知有仙姝玉女。”
漏洞百出
成语解释:漏洞:不周密的地方;百出:形容出现次数很多。
破漏的地方非常多。比喻说话、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。成语出处:姚雪垠《歧路灯>序》:“我们从《歧路灯》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种世俗人物,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
光明洞彻
成语解释:明亮通透。
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仙药》:“赤者如珊瑚,白者如截肪,黑者如泽漆,青者如翠羽,黄者如紫金,而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。”
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
成语解释:吕洞宾,唐京兆府人,名岩,在终南山得道,为八仙之一。全句是说狗不能分辨人的好坏,竟咬了吕洞宾。比喻好心没好报,反惹不愉快。
成语出处:红楼梦第二十五回:“彩霞咬著牙,向他头上戳了一指头,道:『没良心的,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。』”
洞洞属属
成语解释:洞洞:恭敬虔诚的样子。
形容非常恭敬谨慎,小心翼翼的样子。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祭义》:孝子如执玉,如奉盈,洞洞属属然,如不胜,如将失之。
一洞之网
成语解释:只有一个洞的网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说山训》:“有鸟将来,张罗而待之,得鸟者罗之一目也。今为一目之罗,则无时得鸟矣。”
花烛洞房
成语解释:花烛:彩色蜡烛;洞房:深邃的房,指新婚夫妇的卧室。
深室里点燃有龙凤图案装饰的蜡烛。形容结婚的欢乐景象。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破窑记》第一折:“到晚来月射的破窑明,风刮的蒲帘响,便是俺花烛洞房。”
门户洞开
成语解释:门户:房屋的出入处。
比喻险要的地方。大门完全敞开,无遮无拦。成语出处: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13章:“派到中国来的间谍可以化装成旅行家或者利用其它名义,在这个门户洞开的国度里以‘贵宾’的身份出现。”
钻洞觅缝
成语解释:比喻千方百计地寻找时机。
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一:“做公债的人那一个不在那里钻洞觅缝探听老赵的手法呢!” 又十六:“一下里他那好像冻僵了的心重复生气蓬勃,能够出主意,能够钻洞觅缝找门路了。”
洞洞惺惺
成语解释:洞洞:贯通的样子;惺惺:清醒。
形容明彻清醒的样子。成语出处:清・王夫之《读四书大全说・论语・子张篇二》:徒孤守洞洞惺惺、觉了能知之主,则亦灵岩三唤主人之旨而已。
林寒洞肃
成语解释:寒:寒冷;肃:肃杀。
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,溪涧浅落的景象。成语出处:北朝・魏・郦道元《水经注・江水》:“每晴初霜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