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在中间的成语(共487个)
得意忘言
成语解释:(语言是表达意思的)意思得到了;就不必记住言辞了。现多指彼此默契;心照不宣。
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・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
过意不去
成语解释:心里感到不安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那妇人顿羹顿饭,欢天喜地伏侍武松,武松倒过意不去。”
画意诗情
成语解释: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。
成语出处:宋・周密《清平乐・横玉亭秋倚》词:“诗情画意,只在阑杆外,雨露天低生爽气,一片吴山越水。”
先意承志
成语解释: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祭义》:“君子之所为孝者,先意承志,谕父母于道。”
防意如城
成语解释:意:心思,指私欲。
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,象守城防敌一样。成语出处:宋・周密《癸辛杂识别集下・守口如瓶》:“富郑公有‘守口如瓶、防意如城’之语。”
非意相干
成语解释:非意:意料之外;干:冒犯。
意外的无故冒犯。成语出处:晋・王隐《晋书・卫玠传》:“玠尝以人有不及,可以情恕;非意相干,可以理遣,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。”
格高意远
成语解释:谓文章的格调高雅,含意深远。
成语出处:宋・王禹偁《送丁谓序》:“去年得富春生孙何文数十篇,格高意远,大得六经旨趣。”
瑰意琦行
成语解释:瑰:美石,比喻珍贵;琦:美玉,比喻珍奇,美好。
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夫圣人瑰意琦行,超然独处。”
阿意顺旨
成语解释:阿意:迎合他人心意;顺旨:顺从君主意图。
曲意逢迎,顺从君主的意图。成语出处:宋・王楙《野客丛书・汉人规戒》:“汉人于交友故旧,动存规戒,其不肯阿意顺旨,以限于非义,此风凛然可喜。”
心劳意穰
成语解释:劳:烦;穰:通“攘”,乱。
心绪烦乱不宁。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西蜀梦》第二折:“每日家作念的如心痒,没日不心劳意穰,常则是心绪悲伤。”
言狂意妄
成语解释:妄:胡乱。
说话放肆,思想狂妄。成语出处:宋・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・杜少陵》:“歜上书之明年,言狂意妄,圣天子不赐镬樵全生,弃逐岭表。”
放意肆志
成语解释:纵情而无所顾忌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超然台记》:“时相与登览,放意肆志焉。”
器满意得
成语解释:骄傲自大、得意忘形貌。
成语出处:晋・葛洪《抱朴子・刺骄》:“毛成翼长,蝉蜕泉壤,便自轩昂,目不步足,器满意得,视人犹芥。”
先意承颜
成语解释:同“先意承志”。
成语出处:北齐・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勉学》:“未知养亲者,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,怡声下气。”
言简意该
成语解释:见“言简意赅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崔述《读风偶识》卷一:“夫《论语》所载孔子论诗之言多矣,若《关雎》、《思无邪》章,诵《诗三百》以及《兴观群怨》、《周南》等章,莫不言简意该,义深词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