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48个)

  • 结结

    bā bā jiē jiē

    成语解释:①勉强,凑合。②勤恳;辛劳。③形容说话不流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①《京本通俗小说・错斩崔宁》:“光阴迅速,大娘子在家巴巴结结将近一年。”②《古今小说任・孝子烈性为神》:“任珪天明起来,辞了父亲入城去了。每日巴巴结结,早出晚回。”

  • 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

    yǎ bā chī huáng lián , yǒu kǔ shuō bù chū

    成语解释:黄连:中药,味苦。
    哑巴吃了黄连,嘴里说不出来。比喻有苦难言。

    成语出处: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一章:“寡妇孤儿,恐怕受人欺侮,真是‘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。’”

  • 吃哑

    chī yǎ bā kuī

    成语解释: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损吃亏,不敢声张或无法申诉,只好自认吃亏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十四回:“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,因是暗昧之事,也不敢声张,竟吃了哑巴亏了。

  • yǎ bā kuī

    成语解释:吃了亏不便说或不愿说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4回:“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,因是暗昧之事,也不敢声张,竟吃了哑巴亏了。”

  • 急急

    jí jí bā bā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急忙,紧急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一回:“单道世上人,营营逐逐,急急巴巴,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,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。”

  • 鸡烂嘴

    jī làn zuǐ bā yì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自知理亏,还要强辩。

  • 结结

    jiē jiē bā bā

    成语解释:说话吞吞吐吐、疙疙瘩瘩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三:“结结巴巴的,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,虽然费力,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。”

  • 劫劫

    bā bā jié jié

    成语解释:指心情急切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狄君厚《介子推》第四折:“道他巴巴劫劫背着主公,破破碌碌践红尘。”

  • 急急

    bā bā jí jí

    成语解释:指勉强,凑合。同“巴巴结结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古今小说・沉小官一鸟害七命》:“父子三人,正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巴巴急急,食不敷。”

  • 可怜

    kě lián bā bā

    成语解释: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要再借,剩下这可怜巴巴的五亩地,也得戴上笼头啦!”

  • 下里

    xià lǐ bā rén

    成语解释:下里:乡里;巴人:巴蜀的人民。
   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。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: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。”

  • 难藏

    wěi bā nán cáng

    成语解释:指不能藏住自己的尾巴。

  • 前不村,后不

    qián bù bā cūn , hòu bù bā diàn

    成语解释: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。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小人子母二人贪行了些路程,错过了宿店。来到这里,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,欲投贵庄借宿一宵,明日早行。”

  • 一个掌拍不响

    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‘一个巴掌拍不响’,老的也太不公些,小的也太可恶些。”

  • 前不村,后不着店

    qián bù bā cūn , hòu bù zháo diàn

    成语解释:巴:靠近。
    着:挨着。
    前面没有村子,后面没有旅店。形容走远路走到野外荒郊,找不到歇脚住宿的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七回:“三个商量道:‘没来由看使枪棒,恶了这厮!如今闪得前不巴村,后不着店,却是投那里去宿是好?’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