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在中间的成语(共302个)
悬崖绝壁
成语解释:同“悬崖峭壁”。
成语出处:方纪《三峡之秋》:“爬上悬崖绝壁,听见虎豹的叫声。”
遗世绝俗
成语解释: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
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”
天不绝人
成语解释:天不使人处于绝境。常指绝处逢生或得救。
成语出处:清・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8回:“也是天不绝人,放他一条活路。”
君子交绝,不出恶声
成语解释:君子:指品格高尚的人;交:交情;恶声:伤害诋毁的话。
有道德的人即使绝交也不互相诋毁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乐毅列传》:“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。”
举鼎绝膑
成语解释:绝:折断;膑:胫骨。
双手举鼎,折断胫骨。比喻能力小,不能负担重任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秦本纪》:“武王有力,好戏。力士任鄙、乌获、孟说皆至大官。王与孟说举鼎,绝膑。”
绠短绝泉
成语解释:犹绠短汲深。比喻能力薄弱,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。
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谢灵运《陇西行》:“柱小倾大,绠短绝泉。”
举鼎绝脰
成语解释:举:抬起;绝:折断;脰:颈项。
双手举起鼎而折断颈项。比喻力小不能胜任。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中国国债史》:“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何如?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,莫敢辞乎?举鼎绝脰之患,恐遂不免也。”
口不绝吟
成语解释:吟:吟咏,背诵。
嘴里不停地吟诵。形容学习非常刻苦。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韩愈传》:“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,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。”
千古绝唱
成语解释: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。
成语出处:明・李贽《与汪鼎甫书》:“所谓水中盐味,可取不可得,是为千古绝唱,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。”清・采蘅子《虫鸣漫录》卷二:“‘茶龟’对‘酒鳖’,真千古绝唱也。”
妙绝时人
成语解释:指作品的好,不是当时的人所能比。
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公幹有逸气,但未遒耳,其五言诗之善者,妙绝时人。”
杜绝后患
成语解释:杜绝:堵塞、断绝;患:祸害、祸患。
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。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四十回:“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,恰好堵了洞门。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,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。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。”
杜绝言路
成语解释: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
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冠绝时辈
成语解释:冠绝:遥遥领先;辈:同一类人。
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,首屈一指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刘琨传》:“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别庐,冠绝时辈,引致宾客,日以赋诗。”
超绝非凡
成语解释:智力或精神道德状况或力量超群或超过常人。
以绝后患
成语解释:消除祸根,来杜绝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。
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如今朦胧奏过圣人,将他两个押赴市曹杀坏了,以绝后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