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在中间的成语(共71个)
冒昧陈辞,有辱清听
成语解释:清听:是对听话者的敬词。
书信中常用的谦辞,表示自己出言直率,请收信人谅解、采纳。在陈之厄
成语解释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(孔子)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
子路愠,见曰:‘君子亦有穷乎?’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
’”后因以“在陈之厄”指饥贫等困境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(孔子)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子路愠,见曰:‘君子亦有穷乎?’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’”
星陈夙驾
成语解释:陈:列。
星夜驾车出行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鄘风・定之方中》:“星言夙驾,说于桑田。”
鞠旅陈师
成语解释:鞠:告;陈:陈列;师、旅:军队。
出征之前,集合军队发布命令。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宋本纪》:“鞠旅陈师,赫然大号。”
粟陈贯朽
成语解释: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。同“粟红贯朽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范受益《寻亲记・告借》:“你如今万廪千仓,粟陈贯朽,每日劳劳碌碌,使尽机谋,如今半百之秋,又无男女,还不修善,更待何时?”
推陈致新
成语解释:①排除陈旧的,生出新的来。指肌体内的新陈代谢。②泛指排除旧的,创出新的。
成语出处:《东坡帖》:“吴子野劝食白粥,云能推陈致新,利膈养胃。”
托物陈喻
成语解释:借事物设喻。
成语出处:元・杨载《诗法家教・讽谏》:“古人凡欲讽谏,多借以喻彼,臣不得于君,多借妻以思其夫,或托物陈喻,以通其意。”
出陈易新
成语解释:犹吐故纳新。去掉旧的换成新的。
成语出处:清・黄六鸿《福惠全书・莅任・查交代》:“仓谷与库银并重,今年有常平捐谷,照地亩劝输谷,各有款项。且每年出陈易新,或粜或贷,俱秋收时还仓。”
出陈布新
成语解释:汰旧换新,以崭新的风貌出现。
击钟陈鼎
成语解释:钟:古代乐器;鼎:古代炊器。
击钟列鼎而食。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货殖列传》:“洒削,薄技也,而郅氏鼎食。马医浅方,张里击钟。”
敬陈管见
成语解释:敬陈:恭敬地陈述;管见:从管子里观看东西,所见极小,指浅陋的见解。
毕恭毕敬地阐明自己浅陋的见解或建议。多用于自谦词。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清史演义》第71回:“因御史董元醇敬陈管见一折,内称请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,俟数年后,朕能亲裁庶务,再行归政。”
具自陈道
成语解释:自己详尽地述说。
剀切陈词
成语解释:剀切,切实。形容人很详尽的剖析事理,陈述己见。
成语出处:新唐书魏征传:“乃展尽底蕴无所隐,凡二百余奏,无不剀切当帝心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