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在中间的成语(共98个)
养音九皋
成语解释:比喻贤才隐居修德。语出《诗·小雅·鹤鸣》: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
”。成语出处:语出《诗经・小雅・鹤鸣》: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”
八音遏密
成语解释:八音:古代对乐器的统称;遏:阻止;遏密: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。
各种乐器停止演奏。指国家元首去世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舜曲》:“百姓如丧考妣。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五音六律
成语解释:五音: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个音阶;六律:定乐器的标准。
指古代音律。后也泛指音乐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予欲闻六律,五声,八音,在治忽;以出纳五言,汝听。”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”
芜音累气
成语解释:芜:比喻文辞杂乱。
形容芜杂累赘的辞句。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谢灵运传论》:虽清辞丽曲,时发乎篇,而芜音累气,固亦多矣。
大音稀声
成语解释: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。
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:大音稀声,大象无形。
足音跫然
成语解释:跫:脚步声。
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,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。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徐无鬼》:“夫逃虚空者,藜藋柱乎鼪鼬之径,踉位其空,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。”
亢音高唱
成语解释:亢:喉咙。
放开喉咙,高声歌唱。成语出处:汉・傅毅《舞赋》:“动朱唇,纡清扬,亢音高唱,为乐之方。”
陇头音信
成语解释: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。
成语出处:元・高明《琵琶记・伯喈行路》:“叹路途千里,日日思亲。青梅如豆,难寄陇头音信。”
鸾音鹤信
成语解释:比喻仙界的音信。
成语出处:唐・罗隐《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》诗:“鸾音鹤信杳难回,凤驾龙车早晚来。”
纶音佛语
成语解释: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。
足音空谷
成语解释:比喻难得的人物或言论。
成语出处:明・汤显祖《答王相如书》:“足音空谷,乃有相如。”胡熊锷《粲如到问偕隐内子目疾代赋以谢之》诗:“眼底浮云成变幻,足音空谷到沈幽。”
八音迭奏
成语解释:八音:古代对乐器的统称;迭:交互,轮流。
八类乐器轮番演奏。表示器乐齐全,演奏场面盛大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乐志下》:“八音迭奏,雅乐并作。”
繁音促节
成语解释:繁:杂;促:急迫,急促。
繁密的音调,急促的节奏。成语出处:清・沈德潜《说诗晬语》上卷:“乐府之妙,全在繁音促节,其来于于,其去徐徐。”
同音共律
成语解释:音律相同。比喻关系密切。
成语出处:汉・赵晔《吴越春秋・夫差内传》:“且吴与越,同音共律,上合星宿,下共一理。”
咬音咂字
成语解释:形容说话一字一板,郑重其事。
成语出处:萧乾《栗子・皈依》:“‘所以你这臭丫头就没了魂似地跟了下去,对吗?’老妇人咬音咂字地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