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57个)

  • 努目

    jīn gāng nǔ mù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面目威猛可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七四引宋・庞元英《谈薮・薛道衡》:“隋吏部侍郎薛道衡,尝游钟山开善寺,谓小僧曰:‘金刚何为努目?菩萨何为低眉?’小僧答曰:‘金刚努目,所以降伏四魔;菩萨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’道衡怃然不能对。”

  • 怒目

    jīn gāng nù mù

    成语解释:金刚: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;俗称四大金刚。
    形容面目威猛可怕。原作“金刚努目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庞元英《谈薮・薛道衡》:“金刚努目,所以降伏四魔;菩萨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”

  • 茹柔

    tǔ gāng rú róu

    成语解释:柔:软;刚:硬。
    吐出硬的,吃下软的。比喻怕强欺软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”

  • 内柔

    wài gāng nèi róu

    成语解释: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。同“内柔外刚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・议论》:“兵戈既起,将帅擅权,武吏功臣,过求姑息。边蕃远郡,得以骄矜,外刚内柔,上陵下替,此为屈辱又非多乎?”

  • 做柔

    zuò gāng zuò róu

    成语解释: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五回:“又叫宅里再暖出一大瓶酒来与脚户吃,做刚做柔的将脚户打发散去。”又第四三回:“那禁子们做刚做柔的的解劝。”

  • 能柔

    néng gāng néng róu

    成语解释:刚:刚强;柔:温和。
    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能刚能柔才是本,她得瀎他一把儿。”

  • 眼睛

    jīn gāng yǎn jīng

    成语解释: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严羽《沧浪诗话・诗法》:“看诗须着金刚眼睛,庶不眩于旁门小法。”

  • 沉潜

    chén qián gāng kè

    成语解释:沉潜:深沉不露;刚克:以刚强见胜。
    形容深沉不露,内蕴刚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洪范》:“沉潜刚克,高明柔克。”

  • 柔茹

    róu rú gāng tǔ

    成语解释:软的吃下去,硬的吐出来。比喻欺软怕硬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惟仲山甫,柔亦不茹,刚亦不吐。”

  • 沉渐

    chén qián gāng kè

    成语解释:渐:通“潜”,潜伏;刚克:以刚强见胜。
    形容深沉不外露,内里刚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文公五年》:“及温而还,其妻问之,赢曰:‘以刚。’商书曰:‘沉渐刚克,高明柔克。’”

  • 走杀金坐杀佛

    zǒu shā jīn gāng zuò shā fó

    成语解释:杀:程度深;金刚:佛的侍从力士;佛:佛教徒对释迎牟尼的简称。
    比喻劳逸苦乐不均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1回:“不然,头里就赖他那两个,正是‘走杀金刚坐杀佛。’”

  • 人无骨,安身不牢

    rén wú gāng gǔ , ān shēn bù láo

    成语解释:人没有坚硬的骨头,身体就站不起来。比喻人无坚强的意志品格,就难以立身行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十二四回:常言道:‘人无刚骨,安身不牢。’奴家平生快性,看不得这般‘三答不回头,四答和身转’的人。

  • 血气

    fāng gāng xuè qì

    成语解释:方:正;刚:强劲;血气:精力。
    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: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。

  • 为柔

    cuī gāng wéi róu

    成语解释:摧:挫败。
    变刚强为柔顺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上乃赦季布,当是时,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,朱家亦以此名闻当时。”

  • 弱强

    róu gāng ruò qiáng

    成语解释:柔:弱;刚:强。
    柔弱可以胜过刚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第三十六章:柔之胜刚,弱之胜强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