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47个)

  • 同享,有难同当

    yǒu fú tóng xiǎng , yǒu nàn tóng dāng

    成语解释:幸福共同分享,苦难共同分担。指患难与共,和衷共济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回:“还有一件:从前老爷有过话,是‘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’。现在老爷有得升官发财,我们做家人的出了力、赔了钱,只落得一个半途而废。”

  • 兮祸所伏,祸兮所倚

    fú xī huò suǒ fú , huò xī fú suǒ yī

    成语解释:指福祸互为因果,互相转化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第五十八章:“祸兮福之所倚;福兮祸之所伏。”

  • 自己

    wēi fú zì jǐ

    成语解释:威福:指赏罚。
    任赏任罚,自己一人说了算。比喻大权在握,独断专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尉迟迥传》:“杨坚以凡庸之才,藉后父之势,挟幼主而令天下,威福自己,赏罚无章,不臣之迹,暴于行路。”

  • 无门

    huò fú wú mén

    成语解释:无门:没有定数;不是天意。
    灾祸与好运的来临全不是命中注定的;全是人们自己招引来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祸福无门,唯人所召。”

  • 洞天

    dòng tiān fú dì

    成语解释:道家指神道居处。现喻指名山胜地或非常幽美的环境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重建紫霄观记》:“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,其说不知所从起,往往所在而有。”

  • 相倚

    huò fú xiāng yī

    成语解释:指祸与福相因而生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。”

  • 齐天

    hóng fú qí tiān

    成语解释:洪福:大福。
    指福气和天一样高大。旧时称颂人福气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3回:“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,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,我何功之有!”

  • 一路

    yī lù fú xīng

    成语解释:路: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,后指道路;福星:岁星。
    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。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范寅《越谚》上卷:“一路福星,又一路顺风,送远行语。”

  • 寿山

    shòu shān fú hǎi

    成语解释:寿象山那样久,福象海那样大。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2回:“屏门上,挂一轴‘寿山福海’的横披画。”

  • 相生

    huò fú xiāng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、相互依存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则阳》:“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。”

  • 作威

    zuò fú zuò wēi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国君专行赏罚,独揽威权。后用以形容妄自尊大,滥用权势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书・洪范》:“惟辟作福,惟辟作威,惟辟玉食。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。”

  • 无常

    huò fú wú cháng

    成语解释:指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孙梅锡《琴心记・长门望月》:“祸福无常,忧喜难定,圣上一日心悔,娘娘便荣还,何苦悲凄。”

  • 同门

    huò fú tóng mén

    成语解释:谓祸福皆人自取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人间训》:“夫祸之来也,人自生之;福之来也,人自成之。祸与福同门,利与害为邻,非神圣人,莫之能分。”

  • 同享,有祸同当

    yǒu fú tóng xiǎng , yǒu huò tóng dāng

    成语解释:指患难与共,和衷共济。同“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,本想彼此提携,有福同享,有祸同当,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。”

  • 安危相易,祸相生

    ān wēi xiāng yì , huò fú xiāng shēng

    成语解释:易:变易,转变。
    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,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则阳》:“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,缓急相摩,聚散以成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