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4个)

  • 千里

    yī xiè qiān lǐ

    成语解释:江河奔流直下;迅达千里。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、流畅。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陈亮《与辛幼安殿撰书》:“大江在河,一泻千里。”

  • 悬河

    xuán hé xiè shuǐ

    成语解释:悬河:瀑布;泻水:水很快地往下流。
    河水直往下泻。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郭象传》:“听象语,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

  • 汪洋

    yī xiè wāng yá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水流迅速,水势浩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:“一泻汪洋。”

  • 悬河

    xuán hé xiè huǒ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悬河注火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陈天华《中国革命史论》第二章第二节:“扫荡无余,犹悬河以泻火。”

  • 百里

    yī xiè bǎi lǐ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一泻千里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贞女峡》诗:“悬流轰轰射水府,一泻百里翻云涛。”

  • 倒峡

    dǎo xiá xiè hé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文笔酣畅,气势磅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平山冷燕》第九回:“只那一枝笔,拈在手中,便如龙飞凤舞,落在纸上,便如倒峡泻河,真有扫千军万马之势。”

  • 万里

    yī xiè wàn lǐ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一泻千里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李大钊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》:“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,时而显现,时而潜伏,时而迂回旋绕,蓄势不前,时而急转直下,一泻万里。”

  • 跳蹙

    shū xiè tiào cù

    成语解释:泻:很快地流;蹙:紧迫。
    形容水流湍急,一泻千里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书蒲永升画后文》:作输泻跳蹙之势,汹汹欲崩屋也。

  • 水银

    shuǐ yín xiè dì

    成语解释:泻:流得很快。
    水银倒在地上,很快就会全部渗入土中。比喻无微不至,极为细密周到。也比喻非常流畅,一气呵成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