匍在中间的成语(共5个)
寿陵匍匐
成语解释:寿陵:古燕国地名;匍匐:伏地而行。
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,反而连自己原来所会的东西也忘掉了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刘勰《文心雕龙・杂文》:“可谓寿陵匍匐,非复邯郸之步。”
邯郸匍匐
成语解释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
今子不去,将忘子之故,失子之业。”后因以“邯郸匍匐”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今子不去,将忘子之故,失子之业。”
蛇行匍伏
成语解释:四肢著地,像蛇一样委屈俯伏的爬行。原指委屈爬行向人请罪,也可用来形容降低身体以便利做事。
成语出处:战国策秦策:“将说楚王,路过洛阳,父母闻之,清宫除道,张乐设宴,郊迎三十里,妻侧目而视,侧耳而听,嫂蛇行匍伏,四拜自跪而谢。”
膝行匍伏
成语解释:见“膝行蒲伏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赵执信《海鸥小谱・长句》:“绮罗红粉轻于尘,膝行匍伏擎金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