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88个)

  • 方枘

    fāng ruì yuán záo

    成语解释:枘:榫头;圆凿:圆榫眼;卯眼。
    方形的榫头;圆形的卵眼。比喻格格不入、不相容、不适宜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持方枘欲内圜凿,其能入乎?”

  • dǎ yuán chǎng

    成语解释:出面替双方调解纠纷、处理尴尬局面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2回:“现在是你出来打圆场,我决不敲他的竹杠,只要他把从前七八年的用度算还了我,另外再找补我几吊银子。”

  • 智欲而行欲方,胆欲大而心欲小

    zhì yù yuán ér xíng yù fāng , dǎn yù dà ér xīn yù xiǎo

    成语解释:考虑问题要变通灵活,行为则须端方不苟;胆量要大,心思要缜密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主术训》:“凡人之论,心欲小而志欲大,智欲圆而行欲方,能欲多而事欲鲜。”

  • 功德

    gōng dé yuán mǎ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陈集原《龙龛道场铭》:“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,遂得不日而成,功德圆满。”

  • 方足

    fāng zú yuán lú

    成语解释:方形脚、圆形头为人的特征,因以指人类。同“方趾圆颅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陈书・高祖纪上》:“茫茫宇宙,惵惵黎元,方足圆颅,万不遗一。”

  • 方趾

    fāng zhǐ yuán lú

    成语解释:趾:脚;颅:头。
    方趾圆头;原指人的脚和头;代指人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・陈纪上・高祖》:“茫茫宇宙,惵惵黎元,方趾圆颅,万不遗一。”

  • 行方

    zhì yuán xíng fāng

    成语解释:圆:圆满,周全;方:端正,不苟且。
    知识要广博周备,行事要方正不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文子・微明》:“老子曰:凡人之道,心欲小,志欲大;智欲圆,行欲方。”

  • 方底

    fāng dǐ yuán gài

    成语解释:方底器皿,圆形盖子。比喻事物不相合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齐・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兄弟》:“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,犹方底而圆盖,必不合矣。”

  • 其说

    zì yuán qí shuō

    成语解释:自己把论点表达得圆满、周全。形容不露破绽。圆:使圆满;说:观点;论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踌躇了半天,只得仰承宪意,自圆其说道:‘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,作不得准的。’”

  • 方领

    fāng lǐng yuán guàn

    成语解释: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,为古代儒生的服饰。亦借指儒生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何逊《七召・儒学》:“方领圆冠,金口木舌。谈章句之远旨,构纷纶之雅说。”

  • 八面

    bā miàn yuán tō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为人处事圆滑,处处应付周全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8回:“第二要嘴巴会说,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,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,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,真正要八面圆通,十二分周到,方能当得此任。”

  • 花好

    yuè yuán huā hǎo

    成语解释:花儿正盛开,月亮正圆满。比喻美好圆满。多用于祝贺人新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晁补之《御街行》词:“幽期莫误香闺恨,罗带今朝褪。月圆花好一般春,触处总堪乘兴。”

  • 面面

    miàn miàn yuán dào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面面俱到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朝花夕拾・无常》:“所以看客对于他们不很敬畏,也不大留心,除了念佛老妪和她的孙子们为面面圆到起见,也照例给他们一个‘不胜屏营待命之至’的仪节。”

  • 玉润

    zhū yuán yù rùn

    成语解释:像珍珠那样浑圆;像美玉那样润泽。形容皮肤、歌喉;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。润:润滑;光滑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汪珂玉《珊瑚网・名画题跋》:“黄鹤仙翁寄余诗画,两学贤友俱有和章,明窗展玩,珠圆玉润,照耀后先。”

  • 内方

    wài yuán nèi fā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外表随和;内里刚直。圆:圆通;方:方正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