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21个)

  • 以水

    yǐ shuǐ jì shuǐ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雷同附和,对事情没有好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所谓可,据亦曰可,君所谓否,据亦曰否。若以水济水,谁能食之?”

  • 人才

    rén cái jǐ jǐ

    成语解释: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
    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
    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2回:“闰臣见人才济济,十分欢悦。”

  • 缓不

    huǎn bù jì jí

    成语解释:缓:慢;济:救助。
    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3回:“正愁缓不济急,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,是门生的大舅子,他有托门生带来一万银子。”

  • 假公

    jiǎ gōng jì sī

    成语解释:假:借;济:补益;助。
    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

  • 匡俗

    kuāng sú jì shí

    成语解释:匡:纠正;济:救助。
    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,使之归于正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明帝纪》:“王公卿尹,群僚庶官,其有嘉谋直献,匡俗济时,咸切事陈奏,无或依隐。”

  • 跄跄

    jǐ jǐ qiāng qiāng

    成语解释:济济:庄严恭敬的样子;跄跄:走路符合礼节。
    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大略》:“朝庭之美,济济跄跄。”

  • 拔毛

    bá máo jì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列子・杨朱》:“禽子问杨朱曰:‘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,汝为之乎?’杨子曰:‘世固非一毛之所济。’禽子曰:‘假济,为之乎?’杨子弗应。”

  • 扶危

    fú wēi jì kùn

    成语解释:扶:帮助;支持;济:拯救。
    扶持、救济生活困苦、处境危急的人。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素知将军仗义行仁,扶危济困,不想果然如此义气!”

  • 之才

    jīng jì zhī cái

    成语解释:指治国安民的才能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上水遣怀》诗:“古来经济才,何事独罕有。”

  • 匡时

    kuāng shí jì sú

    成语解释:匡:纠正;济:救助。
    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,使之归于正道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元稹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》:“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,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,匡时济俗,罔不率繇。”

  • 劫富

    jié fù jì pín

    成语解释:劫:夺取;济:救济。
    强夺富人的财物;救济穷苦的百姓。

    成语出处:蔡东藩、许厪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25回:“ 劫富济贫,自张一帜。”

  • 打富

    dǎ fù jì pín

    成语解释:打击豪绅、地主,贪官污吏,夺取其财物救济穷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打日本,反汉奸是天经地义啦,他们又打富济贫,这全对他的劲。”

  • 于事

    wú jì yú shì

    成语解释:济:有益。
    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。比喻不解决问题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钱采《说岳全传》:“我岂不知贼兵众盛?就带你们同去,亦无济于事。”

  • 一堂

    jǐ jǐ yī táng

    成语解释:济济:人多的样子;堂:大厅。
    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一起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归庄《静观楼讲义序》:“今也名贤秀士,济济一堂,大义正言,洋洋盈耳。”

  • 凤毛

    fèng máo jì měi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比喻父亲做官,儿子能继承父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?真正是凤毛济美,可钦,可敬!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