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17个)

  • 春冰

    hǔ wěi chūn bīng

    成语解释: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

  • 受敌

    shǒu wěi shòu dí

    成语解释:首尾:前后。
    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文帝纪》:“今逼以上命,悉令赴关,悦蹑其后,欢邀其前,首尾受敌,其势危矣。”

  • 相应

    shǒu wěi xiāng yìng

    成语解释:应:接应。
    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;互相接应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・孙武《孙子・九地》:“故善用兵者,譬如率然;率然者,常山之蛇也。击其首则尾至,击其尾则首至,击其中则首尾俱至。”

  • 相连

    shǒu wěi xiāng liá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首尾相继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・汉献帝建安元年》:“黄巾来寇,融战败,走保都昌,时袁、曹、公孙首尾相连,融兵弱粮寡,孤立一隅,不与相通。”

  • 相援

    shǒu wěi xiāng yuán

    成语解释:谓前后互相照应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梁・刘勰《文心雕龙・附会》:“惟首尾相援,则附会之体,固亦无以加于此矣。”

  • 夹攻

    shǒu wěi jiā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夹:从两个相反方面来的。
    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90回:“乾佑遣将,率精骑数万,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,首尾夹攻,官军骇乱,大败而奔。”

  • 厉角

    jiǎo wěi lì jiǎo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逞强好胜、趾高气扬的模样。矫尾,翘尾巴。厉角,磨头角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钱谦益《冯巳苍诗序》:“宾筵客座,辩论锋起,援古证今,矫尾厉角,自以为冯氏一家之学,论者无以难也。”

  • 乞怜

    yáo wěi qǐ lián

    成语解释:乞:乞求;怜:怜悯;爱怜。
    原指狗摇着尾巴讨主人的欢喜。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谄媚讨好;希望得到一点儿好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应科目与时人书》:“若俯首帖耳、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

  • 泥涂

    yè wěi ní tú

    成语解释:①同“曳尾涂中”。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辙《和子瞻濠州七绝・逍遥台》:“猖狂战国古神仙,曳尾泥涂老更安。”

  • 涂中

    yè wěi tú zhōng

    成语解释: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,受爵禄、刑罚的管束,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。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秋水》:“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?”

  • 摇头

    bǎi wěi yáo tóu

    成语解释:摆动头尾,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》上卷:“只见麒麟迅速,狮子峥嵘,摆尾摇头,山林迎接。”

  • 吴头

    chǔ wěi wú tóu

    成语解释: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,吴地上游,如首尾相衔接,故称“楚尾吴头”。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铅山立春》诗:“雪拥山腰洞口,春回楚尾吴头。”

  • 续貂

    gǒu wěi xù diāo

    成语解释:貂尾不够;就用狗尾来补充。貂:指古代皇帝侍从官员用作帽饰的貂尾。
    原讽刺所封官爵太滥;后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。多指后来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18卷:“乱离以来,官爵过滥,封王作辅,狗尾续貂。”

  • 狐狸

    hú li wěi bā

    成语解释:传说狐狸能变成人形迷惑人,但不能使尾巴改变。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、欺骗人的罪证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魏 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・法云寺》:“孙岩娶妻三年,不脱衣而卧。岩私怪之,伺其睡,阴解其衣,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。岩惧而出之。妻临去,将刀截岩发而走。邻人逐之,变成一狐,追之不得。

  • 相随

    xián wěi xiāng suí

    成语解释:衔:马嚼子;尾:马尾巴。
    马嚼子接着马尾巴。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,成单行前进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匈奴传》:“如遇险阻,衔尾相随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