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6个)

  • 论定

    gài guān lùn dìng

    成语解释:盖上棺材盖,才能下结论。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刘大夏传》:“人生盖棺论定,一日未死,即一日忧责未已。”

  • 不见材不下泪

    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xià lè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98回:“常言说得好,恨小非君子,无毒不丈夫。咱如今将理和他说,不见棺材不下泪,他必然不妥。”

  • 篆鼎

    wǎ guān zhuàn dǐng

    成语解释:瓦棺:古代陶土葬具;篆鼎:铸有篆文的鼎器。
    泛指古董文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牧《李贺集序》:“风樯阵马,不足为其勇也;瓦棺篆鼎,不足为其古也。”

  • 不见材不落泪

    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luò lè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98回:“常言说得好,恨小非君子,无毒不丈夫。咱如今将理和他说,不见棺材不下泪,他必然不妥。”

  • 不见材不掉泪

    bù jiàn guān cái bù diào lèi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52章:“这家伙不见棺材不掉泪,不到黄河不死心。”

  • 定论

    gài guān dìng lùn

    成语解释: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。同“盖棺论定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吕坤《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》:“善恶在我,毁誉由人,盖棺定论,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。”

  • 事定

    gài guān shì dìng

    成语解释:犹盖棺论定。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惟敏《耍孩儿・骷髅诉冤》曲:“自古道盖棺事定,入土为安。”

  • 事已

    gài guān shì yǐ

    成语解释:盖:遮盖;已:停止。
    人死了,事情才算完结。泛指终身坚持或追求某种事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盖棺事则已,此志常觊豁。”

  • 定谥

    gài guān dìng shì

    成语解释:谥:谥号。
    中国帝制时代为死去的帝王或臣僚按其生前表现给予的称号。指人死后才能对他的功过做结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郑羲传》:盖棺定谥,先典成功,激扬清浊,治道明范。

  • 秦楼

    chǔ guān qín lóu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指歌舞场所,也错指妓女居住的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谢天香》楔子:“这里是官府黄堂,又不是秦楼楚馆。”

  • 论定

    lùn dìng guān gài
  • 三寸

    tóng guān sān cùn
  • 附身

    yī guān fù shēn

    成语解释:棺,棺材。附,盖。全句是说人死后,只剩一口棺材陪伴。感叹人死了,一切也就跟著消失了。与“人生如寄”、“浮生若梦”义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世说新语补:“一棺附身,万事都已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