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在中间的成语(共117个)
朝施暮戮
成语解释:施:施行;戮:杀戮。
早上发令晚上杀戮。形容实行高压手段。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柳泽传》:“故政不常、令不一,则奸诈起而暴乱生焉,虽朝施暮戮,而法不行矣。”
早出暮归
成语解释:见“早出晚归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促织》:“早出暮归,提竹筒铜丝笼,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,靡计不施,迄无济。”
朝真暮伪
成语解释:朝:早晨。
事情早上这样说晚上那样说,没有定说。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放言五首》诗:“朝真暮伪何人辨,古往今来底事无?”
朝蝇暮蚊
成语解释:早上的苍蝇晚上的蚊子。比喻坏人横行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杂诗》:“朝蝇不须驱,暮蚊不可拍。”
朝益暮习
成语解释:朝:白天;益:增加;暮:晚上。
白天学习新知识,晚上就温习。形容学习用功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齐・管仲《管仲・弟子职》:“朝益暮习。”
晨参暮省
成语解释:按礼节朝暮参拜问安。
成语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・欢喜国王缘》:“夫人既去,王乃难留。便使嫔妃,相随至舍。莫不晨参暮省,送药送茶。”
桑榆暮影
成语解释:桑榆;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。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,指傍晚。比喻垂老之年。
成语出处:《书言故事・耆老类》:“年老云桑榆暮影。”
朝梁暮晋
成语解释:比喻人反复无常,没有节操。
成语出处:五代冯道为相,历五朝八姓,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。自号长乐老,着《长乐老自叙》,历陈官爵以为荣,时论卑之。元刘因有《冯道》诗讽之曰:“亡国降臣固位难,痴顽老子几朝官。朝梁暮晋浑闲事,更舍残骸与契丹。”
朝升暮合
成语解释:零碎卖米。形容生活困难。
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8卷:“若有得一两二两赢余,便也留着些做个根本,而今只好绷绷拽拽,朝升暮合过去,那得赢余。”
朝梁暮陈
成语解释:比喻随时变节,反复无常。
成语出处:明・杨慎《升庵诗话・萧子显春别》:“娼楼之本色也。六朝君臣,朝梁暮陈,何异于此。”
朝成暮徧
成语解释:早晨刚写成,晚上就到处流传。形容文章流传迅速。
晨秦暮楚
成语解释:犹言朝秦暮楚。比喻反复无常。
成语出处:清・王夫之《读四书大全说・孟子・公丑下二》:“乃游士之失守者,唯恐不得为臣而蚤定臣礼,于是晨秦暮楚,无国而不为臣,无君而非其君。”
晨参暮礼
成语解释:早晚参拜。
成语出处:元・郑光祖《梅香》第一折:“从今日起,那有心弹琴讲书,只索每日晨参暮礼,将此香囊供养者。”
旦暮入地
成语解释:旦:早晨。
暮:晚上。
地:地府。
早晚就要进入地府。表示年龄已高,随时都可能死去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龚胜传》:“吾受汉家厚恩,无以报,今年老矣,旦暮入地,谊岂以一身事二姓,下见故主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