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在中间的成语(共79个)
饱经霜雪
成语解释:饱:充分;经:经历;霜雪:比喻艰难困苦。
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。成语出处:清・孔尚任《桃花扇・孤吟》:“鸡皮瘦损,看饱经霜雪,丝鬓如银。”
欺霜傲雪
成语解释:欺:欺凌。
傲:傲视,傲岸。
霜雪本是寒冷之物,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。比喻坚贞不屈、气势非凡的精神。成语出处:宋・杨无咎《柳梢青》:“傲雪凌霜,平欺寒力,搀借春光。”
风刀霜剑
成语解释:冷风似刀寒霜如剑。形容气候寒冷恶劣。也比喻周围人际环境恶劣严酷。
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7回: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,明媚鲜妍能几时,一朝飘泊难寻觅。”
履霜坚冰
成语解释:履:踩,踏。
踩着霜,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。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,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。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坤》:“初六,履霜坚冰至。像曰:履霜坚冰,阴始凝也;驯致其道,至坚冰也。”
傲霜斗雪
成语解释:傲视寒霜,抗击白雪。形容不畏严寒。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。
成语出处:《上饶集中营・炼狱散记》:“墙上草,风吹摇摆、霜冻枯萎;而腊梅,却傲霜斗雪,开出满树繁花。”
风霜雨雪
成语解释: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。
成语出处:元・马致远《黄梁梦》第四折:“一梦中十八年,见了酒色财气,人我是非,贪嗔痴爱,风霜雨雪。”
傲霜枝
成语解释:傲:傲慢,蔑视。
形容菊花凌霜傲雪,不为严寒所屈。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赠刘景文》诗:“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”
艳如桃李,冷如霜雪
成语解释: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侠女》:“女子得非嫌吾贫乎?为人不言亦不笑,艳如桃李,而冷如霜雪,奇人也!”
当为秋霜,无为槛羊
成语解释:槛:关家畜的栅栏。
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。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,不能受制于人,任人摆布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广陵思王荆传》:“荆书与东海王疆曰:‘当为秋霜,无为槛羊。’”
嫩草怕霜霜怕日
成语解释:比喻你欺侮别人,还会被比你更恶的人欺侮。
成语出处:清・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29回:“如两句俗语说的:‘嫩草怕霜霜怕日,恶人还被恶人磨。’”
履霜知冰
成语解释: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。
成语出处:东汉・王充《论衡・谴告》:“履霜以知坚冰必至,天之道也。”
履霜之戒
成语解释: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。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。
成语出处:清・何琇《樵香小记》:“乱臣既得兵权,遂肇弑逆,圣人用示履霜之戒。”
披霜冒露
成语解释:冒:冲。
身披寒霜,头顶寒露。形容星夜兼程赶路。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6回:“说不尽那水宿风餐,披霜冒露。”
鹤骨霜髯
成语解释:瘦骨白须。形容年老。
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赠岭老人》诗:“鹤骨霜髯心已灰,青松合抱手亲栽。”
眠霜卧雪
成语解释:睡卧于霜雪之中。形容在外劳苦。
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我也曾苦征恶战,眠霜卧雪,多有功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