麟在中间的成语(共38个)
景星麟凤
成语解释:犹言景星凤凰。比喻杰出的人才。
成语出处:《元史・同恕传》:“自京还,家居三年,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,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。”
凤毛麟角
成语解释:凤;麟:凤凰、麒麟;是传说中珍禽异兽。
凤凰身上的羽毛;麒麟头上的犄角。比喻珍贵、稀少的人或事物。成语出处:明・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・文》:“康对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凤毛麟角。”
凤雏麟子
成语解释:比喻贵族子孙或称誉佳子弟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李咸用《轻薄怨》诗:“凤雏麟子皆至交,春风相逐垂杨桥。”
炳炳麟麟
成语解释:麟麟:光明。
形容十分光辉显赫。成语出处:汉・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帝典阙者已补,王纲弛者已张,炳炳麟麟,岂不懿哉!”
学如牛毛,成如麟角
成语解释:牛毛:比喻多;麟角:麒麟的角,比喻少。
学的人很多,学成的人极少。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。成语出处:南宋・王应麟《困学纪闻》第13卷:“学如牛毛,成如麟角,出蒋之《万机论》。”
学者如牛毛,成者如麟角
成语解释:牛毛:比喻多;麟角:麒麟的角,比喻少。
学的人很多,学成的人极少。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。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蒋济《蒋子万机论》:“学者如牛毛,成者如麟角。”
龙骧麟振
成语解释:龙骧,昂举腾跃貌。麟振,语出《诗·周南·麟之趾》:“鳞之趾,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。
”毛传:“麟,信而应礼,以足至者也。
振振,信厚也。”因以“龙骧麟振”喻将军恩威兼备。成语出处:麟振,语出《诗经・周南・麟之趾》:“鳞之趾,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。”毛传:“麟,信而应礼,以足至者也。振振,信厚也。”
麒麟阁
成语解释:汉代阁名,供奉功臣。指卓越的功勋或最高的荣誉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投赠哥舒开府翰》诗:“今代麒麟阁,何人第一功。”
祥麟威凤
成语解释:麒麟和凤凰,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,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。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。
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符瑞志中》:“元康四年,南郡获威凤。”
麒麟楦
成语解释:麒麟:传说的灵兽;楦:做鞋的木头模型,指驴子。
假扮成麒麟的驴子。比喻虚有其表的人。成语出处:宋・黄庭坚《山谷外集・次韵谢外舅食驴肠》诗:“忽思麒麟楦,突兀使人惊。”
龟龙麟凤
成语解释: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、尊贵、吉祥的四种动物。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。
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翟方进传》:“太皇太后临政,有龟龙麟凤之应。”
龙章麟角
成语解释:比喻珍希,不凡。
成语出处:元・杨应登《寄赵梅州》诗:“天下规矩见卓绝,龙章麟角诸公子。”
泣麟悲凤
成语解释:①古代以为麟是仁兽,天下太平时乃出现;又以为凤鸟至乃圣人受命而王之兆。孔子因乱世获麟而涕泣,又因凤鸟不至而伤叹。见《公羊传·哀公十四年》、《论语·子罕》。后因以“泣麟悲凤”为哀伤国家衰败之典。②古琴操名。
成语出处:孔子因乱世获麟而涕泣,又因凤鸟不至而伤。见《公羊传・哀公十四年》、《论语・子罕》。
蝉衫麟带
成语解释:蝉衫:像蝉翼一样薄的纱衫;麟带:有文采的衣带。
形容华丽轻柔的衣服。成语出处:唐・温庭筠《舞衣曲》:“蝉衫麟带压愁香,偷得莺簧锁金缕。”
鞭麟笞凤
成语解释:旧指仙人乘鸾凤鞭策其前行。
成语出处:元・李孝光《送陈君礼之婺女兼寄徐仲礼》:陈公子,我之故人柏台吏,三年不得书一纸,鞭麟笞凤作官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