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59个)

  • 穿文

    chuān wén záo jù

    成语解释:穿:凿。
    指推敲文字,雕琢词句。写文章牵强附会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“君年少,何以轻穿文凿句,而妄讥诮老子耶?”

  • 丁公

    dīng gōng záo jǐng

    成语解释:丁公:人名,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,从而节省一个人力,说“吾穿井得一人”,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。
    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王充《论衡・书虚》:“俗传言曰,丁公凿井,得一人于井中。夫人生于人,非生于土也。”

  • 匡衡

    kuāng héng záo bì

    成语解释: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,字稚圭。
    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后以“匡衡凿壁”为刻苦读书的典实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,字稚圭。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
  • 枘圆

    rùi yuán záo fāng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不调协,扞格不入。参见“枘凿方圆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好逑传》第十五回:“不过冥冥中若无作合,则日东月西,何缘相会,枘圆凿方,入于参差。”

  • 方圆

    ruì záo fāng yuán

    成语解释:枘、凿,榫头与卯眼。一方一圆,则无法投合。比喻不调协,扞格不入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吾邱瑞《运甓记弃官就辟》:“一官寥落误儒绅,枘凿方圆迕世情。”

  • 冰炭

    ruì záo bīng tà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事物尖锐对立,互不兼容。参见“枘凿方圆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王鸣盛《十七史商榷・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・顾欢论道佛二家》:“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,老子子即佛,本是一人,故无二法……惟与吾儒,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。”

  • 不入

    ruì záo bù rù

    成语解释:参见“方枘圆凿”条。

  • 痕迹

    fǔ záo hén jì

    成语解释:斧:斧头;凿:凿子;痕:痕迹。
    原指用斧头、凿子在木石上加工留下的痕迹。多用来比喻诗文字画等造作,不自然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调张籍》:“徒观斧凿痕,不瞩治水航。”宋・朱弁《曲洧旧闻》:古语云:大匠不示人以璞。盖恐人见其斧凿痕迹也。

  • 方枘

    yuán zuò fāng ruì
  • 涉海

    shè hǎi záo hé

    成语解释:渡过海去开河道。比喻事情无法成功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应帝王》:其于治天下也,犹涉海凿河,而使蚊负山也。

  • 无斧

    wú fù záo hén

    成语解释:斧、凿:木工用的斧头和凿子。
    没有用斧头、凿子削刻的痕迹。比喻艺术品达到天然浑成的境界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蔡梦弼《杜工部草堂诗话》卷一:观子美到州以后诗,简易纯熟,无斧凿痕,信是如弹丸矣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