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在中间的成语(共110个)
坚持不懈
成语解释:懈:放松。
坚持到底;没有丝毫的松懈。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・刘体重传》:“遇大雨,贼决河自卫。煦激励兵团,坚持不懈,贼穷蹙乞降,遂复濮洲。”
把持不定
成语解释:没有明确的主见,游移反复。
成语出处:清・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二回:“但恐日后把持不定,为异端所惑,一时失足。”
坚持不渝
成语解释:渝:改变。
坚持到底;决不改变。秉钧持轴
成语解释:执政掌权。
成语出处:明・唐顺之《答曾石塘总制》:“使继此而进以秉钧持轴,则夫不动声色而坐销天下之隐忧。
鹬蚌持争,渔翁得利
成语解释: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燕策二》记载: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面都不相让。渔翁来了,把两个都捉住了。
倒持太阿,授人以柄
成语解释:泰阿:宝剑名。
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梅福传》:“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汉・陈琳《谏何进召外兵》:大兵合聚,强者为雄,所为倒持干戈,授人以柄,功必不成,祗为乱阶。
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
成语解释:既有美酒,又有佳肴。形容心满意足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毕卓传》:得酒满数百斛船,四时甘味置两头,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便足了一生矣。
扶危持倾
成语解释:扶:帮助;持:握,把握。
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,使之转危为安。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许靖传》:“今日足下扶危持倾,为国柱石。”
把酒持螯
成语解释:手持蟹螯饮酒。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晋书・毕卓传》:“卓尝谓人曰:‘得酒满数百斛船,四时甘味置两头,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便足了一生矣。’”
守文持正
成语解释:守:遵守;文:法度;持正:坚持正道。
指遵守法度,坚持正道。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姚崇宋璟传赞》:故唐史臣称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。璟善守文持正。
以一持万
成语解释:持:把握。
形容抓住关键,可以控制全局。成语出处: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儒效》:“法先王,统礼义,一制度,以浅持博,以古持今,以一持万。”
执正持平
成语解释:执:执行;持:坚持。
坚持公平合理,不偏不向。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主术训》:使人主执正持平,如从绳准高下,则群臣以邪来者,犹以卵投石,以火投水。
刺虎持鹬
成语解释:喻待机行事,一举两得。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秦策二》及《史记・张仪列传》载:刺虎,战国时,陈畛说秦惠王,引卞庄子刺虎为喻,先待齐楚交战,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。持鹬,用“鹬蚌相持”之典。
扶急持倾
成语解释:扶:帮助;持:握,把握。
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,使之转危为安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》序:“故其谋扶急持倾,为一切之权。”
明火持杖
成语解释:同“明火执仗”。
成语出处:《元典章・刑部・从贼不得财者免刺》:“从贼孙伯奴、孟干儿与首贼朱伴儿、李佛保等四人明火持杖强劫梁贤十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