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85个)

  • 厉兵

    xuǎn shì lì bīng

    成语解释:士:军士;厉:磨;兵:武器。
    挑选士兵,磨利武器。指做好战前准备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卫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孟秋纪》:“天子乃命将帅,选士厉兵,简练桀俊,专任有功,以征不义。”

  • 练兵

    cái shì liàn bīng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勇士精兵。

    成语出处:银雀山 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十问》:“击此者,必将三分我兵,练我死士,二者延阵张翼,一者材士练兵,期其中极。”

  • 亲贤

    lǐ shì qīn xián

    成语解释:礼:表示敬意。
    尊敬有知识的人,亲近有才德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三折:“礼士亲贤急访求,卑辞枉驾会儒流。”

  • 过江名多如鲫

    guò jiāng míng shì duō rú jì

    成语解释: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,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,当时有人说 “过江名士多于鲫”。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刘克庄《竹溪生日二首》:试把过江人物数,溪翁之外更谁哉。

  • 不忘丧其元

    yǒng shì bù wàng sàng qí yuán

    成语解释:丧,失。元,头颅。全句是说勇士在国家危亡之际,不忘抛弃头颅为国效命。形容人正直勇敢,肯为正义、国家牺牲性命。

    成语出处:孟子滕文公下:“志士不忘其沟壑,勇士不忘丧其元。”朱熹注:“元,首也。”

  • 千里餽粮,有饥色

    qiān lǐ kuì liáng , shì yǒu jī sè

    成语解释:指远粮不解近饥。

  • 横议

    chǔ shì héng yì

    成语解释:处士: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;横议:随便议论。
    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》:“圣王不作,诸侯放恣,处士横议。”

  • 身先

    shēn xiān shì zhò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身先士卒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密传》:“公当身先士众,早定关中,乃欲急自尊崇,何示人不广也!”

  • 夙儒

    míng shì sù rú

    成语解释:名士:有名的人;夙儒:有学问的人。
    知名人士和老学者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萧复传》:“复衣垢弊,居一室,学自力,非名士夙儒不与游。”

  • 招贤

    nà shì zhāo xián

    成语解释: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
    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。”元・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:“早则是泽及黎民,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,币帛降玄纁。”

  • 通人

    dá shì tōng rén

    成语解释:通人: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。
    指心胸豁达,学识渊博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雍煕请机老疏》:“伏望尊官长者,达士通人,共燃续慧命灯,不惜判虚空笔,起难遭想,结果胜缘。”

  • 拔俗

    dá shì bá sú

    成语解释:达士:达观的人;拔俗:不同凡俗。
    达观的人总是超凡脱俗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仲长统传》:“至人能变,达士拔俗。”

  • 徇名

    liè shì xùn míng

    成语解释: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誉而献出生命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伯夷列传》:“贪夫徇财,烈士徇名,夸者死权,众庶冯生。”

  • 如云

    měng shì rú yún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猛将非常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朱德《赠友人》:“华北收复赖群雄,猛士如云唱大风。”

  • 市瓜

    pín shì shì guā

    成语解释:市:买。
    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。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・杨愔传》:“然取士多以言貌,时致谤言,以为愔之用人,似贫士市瓜,取其大者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