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在中间的成语(共59个)
- 大腹便便- 成语解释:便便:肥胖的样子。 
 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内空虚而言。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边韶传》:“韶口辩,曾昼日假卧,弟子私嘲之曰:‘边孝先,腹便便。懒读书,但欲眠。’” 
- 空腹便便- 成语解释:便便:肥胖的样子。 
 比喻并无真才实学。- 成语出处:宋・廖行之《青玉案》词:“峥嵘岁月还秋暮,空腹便便无好句。” 
- 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- 成语解释: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顾大典《青衫记・承璀受阃》:“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,大小三军,听吾命令。” 
- 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- 成语解释:给他人便利,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八回:“施主莫恼。‘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。’你就与我说说地名如何?我也可解得你的烦恼。” 
- 逃生不避路,到处便为家- 成语解释:指人在逃生时慌不择路,只要有地方躲藏就可以安家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回:“这鲁达急急忙忙行过了几处州府,正是‘逃生不避路,到处便为家’。” 
- 方便之门- 成语解释:方便:本为佛教语;指用灵活的方式劝人信佛。 
 后引申为给人以便利。便利的大门。- 成语出处:唐・王勃《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》:“维摩见柄,盖伸方便之门;道安谢归,思远朝廷之事。” 
- 家常便饭- 成语解释:家中日常饭食。也比喻常见的、平常的事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:“常词官好做,家常饭好吃。” 
- 大开方便之门- 成语解释: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惟敏《僧尼共犯》四:“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,放俺还俗,便成配偶。” 
- 随随便便- 成语解释:不多加斟酌,怎么方便就怎么做。 - 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6回:“如今老爷一死,进款是少了,太太纵然贤惠,我怎么能随随便便地要?” 
- 得休便休- 成语解释:休:停止,罢休。 
 该罢手时就罢手。指适可而止。- 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二回:“不如暂行停战,与他议和,若他肯就我范围,何妨得休便休,过了一年是一年,且到将来,再作计较。” 
- 有奶便是娘- 成语解释:比喻贪利忘义,谁给好处就投靠谁。 - 成语出处:鲁迅《我的第一个师父》:“便是所谓‘有奶便是娘’,在人格上是很不足道的。” 
- 女子无才便是福- 成语解释: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,只需顺从丈夫就行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第三卷:“昔人云:‘女子无才便是福。’然今之闺秀,比比是矣!” 
- 挑得篮里便是菜- 成语解释:比喻得到一点就行,毫不挑剔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挑得篮里便是菜,一个信送将进去,登时把陈定放了出来。” 
- 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- 成语解释:放:安放,搁置;屠刀:宰杀牲畜的刀。 
 佛教语,劝人改恶从善。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,就能变成好人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彭大翼《山堂肆考・微集》第一卷:“屠儿在涅槃会上,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