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44个)

  • 飞蛾

    fēi é fù huǒ

    成语解释:像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

  • 众川

    zhòng chuān fù hǎi

    成语解释: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。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音乐志中》:“天覆地载,成以四时。惟皇是则,比大于兹。群星拱极,众川赴海。万宇骏奔,一朝咸在。”

  • 飞蛾

    fēi é fù zhú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飞蛾赴火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黄庭坚《演雅》诗:“蛣蜣转丸贱苏合,飞蛾赴烛甘死祸。”

  • 玉楼

    yù lóu fù zhào

    成语解释:文人早死的婉词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商隐《李贺小传》:“长吉将死时,忽昼见一绯衣人,驾赤虬,持一板书,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……绯衣人笑曰:‘帝成白玉楼,立召君为记。’”

  • 慷慨

    kāng kǎi fù yì

    成语解释:慷慨:意气激昂,情绪激动。
    赴义:为正义而死。
    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朱鼎《玉镜台记・王敦反》:“大丈夫当慷慨赴义,何用悲为!”

  • 后继

    qián fù hòu jì

    成语解释:赴:奔赴。
    前面的冲上去了;后面的紧跟上来。形容不断投入战斗;奋勇冲杀向前。

    成语出处:艾青《光的赞歌》:“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,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。”

  • 单刀

    dān dāo fù huì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。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。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吾来日驾小舟,只用亲随十余人,单刀赴会,看鲁肃如何近我!”

  • 负石

    fù shí fù hé

    成语解释:河:这里指黄河。
    背着石头跳进黄河。比喻人以死明志。亦作“负石赴渊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盗跖》:“申徒狄谏而不听,负石自投于河,为鱼鳖所食。”

  • 走马

    zǒu mǎ fù rèn

    成语解释:走马:骑着马跑;任:职务。
    旧指官吏到任。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四:“先以陈公走马赴任,乃树一魁妖,共翼佐之。”

  • 如水

    rú shǔ fù hè

    成语解释:象水流向大水坑一样。形容许多人纷纷奔向同一个目的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发财秘诀》第一回:“引得那无知之徒,都如水赴壑的往香港去了。”

  • 汤火

    dǎo fù tāng huǒ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蹈汤赴火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孙揆《灵应传》:“君子杀身以成仁,殉其毅烈,蹈赴汤火,旁雪不平,乃宝之志也。”

  • 捐躯

    juān qū fù nàn

    成语解释:躯:身体。
    指舍弃生命,奔赴国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曹植《白马篇》:“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”

  • 分劳

    fēn láo fù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分担劳苦,尽职建功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端方《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折》:“而一部之中,有二尚书、四侍郎,又加以管部之亲王大学士,则以一部而有七主任官矣。绝无分劳赴功之效,惟有推诿牵掣之能。”

  • 夜蛾

    yè é fù huǒ

    成语解释: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;赴:投入。
    像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奔赴所向往的目标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魏书・崔浩传》:“若夜蛾之赴火,少加倚仗,便足立功。”

  • 飞蛾

    fēi é fù yàn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飞蛾赴火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僖宗纪》:“既知四隅断绝,百计奔冲,如穷鸟触笼,似飞蛾赴焰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