艰在中间的成语(共43个)
国步艰难
成语解释:国步:国家的命运。
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。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萧顷传》:“时国步艰难,连师倔强,率多奏请,欲立家庙于本镇,顷上章论奏。乃止。”
稼穑艰难
成语解释:指农事劳苦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无逸》:“先知稼穑之艰难,乃逸。”
险阻艰难
成语解释:险阻:危险和障碍。
前进道路上的困难、危险和障碍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险阻艰难备尝之矣。”
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
成语解释:惟:是。
知道它并不难,去做它就难了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说命中》:“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”
备尝艰苦
成语解释:备:全、尽;尝:经历。
受尽了艰难困苦。成语出处:《纪闻・吴保安》:“吾自陷蛮夷,备尝艰苦,肌肤毁剔,血泪满池。”
备尝艰难
成语解释:备:全、遍;尝:经历。
指受尽了艰难困苦。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潘尼传》:“尼职居显要,从容而已,虽忧虞不及,而备尝艰难。”
不避艰险
成语解释:不畏惧艰难险阻。
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关羽传》:“随先主周旋,不避艰险。
狼艰狈蹶
成语解释:比喻处境困苦窘迫。
成语出处:清・龚自珍《西域置行省议》:“自乾隆末年以来,官吏士民,狼艰狈蹶,不士、不农、不工、不商之人,十将五六。”
行之非艰,知之惟艰
成语解释:惟:为。
施行并不难,知道其整理就难了。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说命中》: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
天步艰难
成语解释:天步:时运。
国运艰难。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白华》:“天步艰难,之子不犹。”
步履艰难
成语解释: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。
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章宗经三》:“年高艰于步履者,并听策杖,仍令舍人护卫扶之。”明・邵景瞻《觅灯因话・桂迁梦感录》:念见刘,颈荷欠徽,手交木叶,颜色枯槁,步履艰难。
国步艰危
成语解释:国步:国家的命运。
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。成语出处:清・顾炎武《赠路舍人泽溥》诗:“国步方艰危,简在卿昆季。”
涉艰履危
成语解释:涉:经历;履:踩踏。
身涉危难,经历险阻。形容闯过重重困难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齐・虞玩之《上表告退》:“经昏践乱,涉艰履危,仰圣德以求全,凭贤辅以申节。”
弘济艰难
成语解释:大力帮助以挽救危难。形容大力挽救国家的危亡。又作“弘济时艰”。
成语出处:尚书顾命:“用敬保元子钊,弘济于艰难。”元子钊,指周康王。
遗艰投大
成语解释:见“遗大投艰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海瑞《赠廖锦台膺首荐序》:“人不深责之官,变之于遗艰投大、人所属心之日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