刍在中间的成语(共15个)
飞刍挽粒
成语解释:同“飞刍挽粟”。
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徐孝嗣沈文季传论》:“金城布险,峻垒绵疆,飞刍挽粒,事难支继。”
土龙刍狗
成语解释:泥土捏的龙,稻草扎的狗。比喻名不副实。
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杜微传》:“曹丕篡弑,自立为帝,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。”
询于刍荛
成语解释:与樵夫商议事情,意谓不耻下问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大雅・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刍荛。”
飞刍挽粟
成语解释:飞:形容极快;刍:饲料;挽:拉车或船;粟:小米,泛指粮食。
指迅速运送粮草。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主父偃传》:“又使天下飞刍挽粟。”
负刍之祸
成语解释:负:背着;刍:干草;负刍:指背草的人,代指纵火。
纵火的灾祸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沈犹行曰:‘是非汝所知也。昔沈犹有负刍之祸,从先生者七十人,未有与焉。’
生刍一束
成语解释:原意是指新割的青草一捆。后用来表示薄薄的一点儿礼物,寓意极其深厚。也指用一捆青草作为吊丧的礼物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・小雅・白驹》: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生刍一束,其人如玉。毋金玉尔音,而有遐心。
飞刍挽粮
成语解释:同“飞刍挽粟”。
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伍文定传》:“而文定决意进兵,一无顾惜。飞刍挽粮,縻数十万。”
瞽言刍议
成语解释:瞽:瞎眼;刍议:草野平民的言论。
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。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・刘善明传》:“不识忌讳,谨陈愚管,瞽言刍议,伏待斧钺。”
飞刍转饷
成语解释:同“飞刍挽粟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王世贞《与高大夫游盘山歌》:“建牙吹角浩无际,飞刍转饷遥相望。”
已陈刍狗
成语解释:陈:陈列;刍狗:古代祭祀用茅草扎成的狗,祭祀后丢弃。
指已经过时,轻贱无用的东西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天运》: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,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