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40个)

  • 初出

    chū chū máo lú

    成语解释:茅庐:草屋。
    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;接受邀请;就任军师;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;大败曹兵;立下了战功。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;缺乏经验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挥如意笑谈中,直须惊破曹公胆,初出茅庐第一功。”

  • 顿开

    dùn kāi máo sè

    成语解释:头脑本来像被茅草堵塞住;忽然被打开了。比喻因受启发而忽然心思开朗;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团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:“山径之蹊间,介然用之而成路;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;今茅塞子之心矣。”

  • 土阶

    tǔ jiē máo wū

    成语解释:泥土的台阶,茅草的房屋。比喻住房简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书・武帝纪下》:“上栋下宇,土阶茅屋。”

  • 三顾

    sān gù máo lú

    成语解释:指诚心诚意地邀请、拜访有专长的贤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谘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”

  • 占着坑不拉屎

    zhàn zhe máo kēng bù lā shǐ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占着位置不干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》:“这样的领导干部,索性请他好好休息,不然占着茅坑不拉屎怎么行?”

  • 连茹

    bá máo lián rú

    成语解释:茅:白茅,一种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。
    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泰》:“拔茅茹,以其汇。”王弼注:“茅之为物,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。茹,相牵引之貌也。”

  • 列土

    fēn máo liè tǔ

    成语解释:谓分封侯位和土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张说《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》:“大圣大后,炼石补天,有王母之神器;分茅列土,启弄孙之美色。”

  • 胙土

    fēn máo zuò tǔ

    成语解释:分茅列土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刘若愚《酌中志・忧危议后纪》:“数公皆人杰,无不望分茅胙土如姚广孝,岂止富贵终其身而已乎!”

  • 裂土

    fēn máo liè tǔ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。后称分封诸侯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高文秀《渑池会》第四折:“官封极品禄千钟,分茅裂土人堪羡。腰金衣紫作朝臣,箫韶乐奏排筵宴。”

  • kāi máo sè
  • 土阶

    tǔ jiē máo cí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土阶茅屋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薛收传》:“土阶茅茨,唐尧以昌。”

  • 波流

    bō liú máo mǐ

    成语解释:随波逐流,随风而倒。比喻胸无定见,趋势而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明史・赵炳然传》:“世宗朝,璁、萼、言、嵩相继用事,六卿之长不得其职。大都波流茅靡,淟涊取容。”

  • 白苇

    huáng máo bái wěi

    成语解释: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。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轼《答张文潜书》:“惟荒瘠斥卤之地,弥望皆黄茅白苇,此则王氏之同也。”

  • 锡土

    fēn máo xī tǔ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分茅赐土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玉搔头飞舸》:“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,便是分茅锡土也非吾吝。”

  • 赐土

    fēn máo cì tǔ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分茅锡土”。分茅列土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渔《夺锦楼》:“不止分茅赐土,允宜并位于中宫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