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在中间的成语(共239个)
气满志骄
成语解释:见“气充志骄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6回:“他打了俺三个大郡,气满志骄,必然想着幽州。”
隐志相及
成语解释:隐:忧伤;及:至,到。
忧痛之心相通。形容互相同情。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精通》:隐志相及,痛疾相救,忧思相感。
砥志研思
成语解释:专心致志,深思钻研。
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胡四娘》:“程入闱,砥志研思,以求必售。”
矢志不摇
成语解释:矢:通“誓”,发誓;摇:动摇。
发誓立志,决不改变。成语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仇大娘》:“仲叔尚廉利其嫁,屡劝驾,而邵氏矢志不摇。”
利令志惛
成语解释:见“利令智昏”。
成语出处:《镜花缘》第九二回:“及至利到跟前,就把‘害’字忘了,所谓‘利令志惛’能不浩叹!”
气得志满
成语解释:形容春风得意,心满意足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荆潭唱和诗序》:“是故文章之作,恒发于羁旅草野,至若王公贵人,气得志满,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。”
材疏志大
成语解释:谓志向虽大而才能不足。有时用为谦词。
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大风登城诗》:“材疏志大不自量,西家东家笑我狂。”
气骄志满
成语解释:见“气充志骄”。
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9回:“就未免气骄志满,一天一天的放荡恣纵起来。”
抗志不屈
成语解释:志节高尚,宁死也不肯屈服而改变志节。
成语出处:孔丛子抗志:“与其屈己以富贵,不若抗志以贫贱。”
壮志难酬
成语解释:壮志:宏伟的志向;酬:实现。
宏伟的志愿难以实现。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千里独行》第二折:“他端的忠直慷概,壮志难酬。”
薄志弱行
成语解释:薄:脆弱,不坚定;弱:懦弱。
意志不坚定,行为很懦弱。才清志高
成语解释:清:清明,聪明伶俐。
既聪明又有才能,也有高远的志向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才自清明志自高,生于末世运偏消。
道同志合
成语解释:犹言道合志同。
成语出处:宋・司马光《又谢庞参政启》:“尝托僚寀,获友高明,道同志合,出处如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