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在中间的成语(共73个)
- 藏龙卧虎- 成语解释:龙、虎:比喻不平常的人物。 
 隐藏着的龙;睡卧着的虎。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。- 成语出处:北周 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 
- 偃旗卧鼓- 成语解释:见“偃旗息鼓”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:“及贼前锋次江口,僧辩乃命众军,乘城固守,偃旗卧鼓,安若无人。” 
- 坐卧不宁- 成语解释:同“坐卧不安”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四回:“各事冗杂,亦难尽述,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,坐卧不宁。” 
- 餐云卧石- 成语解释: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袁宏道《隆中偶述》诗:“始知伊吕萧曹辈,不及餐云卧石人。” 
- 坐卧不安- 成语解释:坐不稳;睡不安。形容心情紧张;情绪不安。 - 成语出处:《坛经・行由品》:“房中思想,坐卧不安。” 
- 睡卧不宁- 成语解释:睡:睡觉。 
 卧:躺下,睡觉或躺下都不安宁。
 形容心绪烦乱,不能安定。-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二折:“这几日睡卧不宁,饮食少进,给假在驿亭中将息。” 
- 行号卧泣- 成语解释: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。形容悲痛之极。 - 成语出处:南朝・陈・徐陵《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》:“自皇家祸乱,亟积寒暄,九州万国之人,蟠本流沙之地,莫不行号卧泣,想望休平。” 
- 尝胆卧薪- 成语解释:薪:柴草。 
 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路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 
- 坐卧针毡- 成语解释:犹言如坐针毡。形容很不安宁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陈与郊《义犬》第四出:“狄灵庆得命回家,十分侥幸,只是心魂恍惚,坐卧针毡。” 
- 坚卧烟霞- 成语解释:卧:躺下;烟霞:指山林间的烟云。 
 形容隐士的悠闲生活。- 成语出处: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5回:“小弟坚卧烟霞,静听好音。” 
- 一卧不起- 成语解释:谓一病不愈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第二折:“自从倩女孩儿在折柳亭与王秀才送路,辞别回家,得其疾病,一卧不起。” 
- 高卧东山- 成语解释:比喻隐居不仕,生活安闲。 -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谢安传》:“卿累违朝旨,高卧东山。” 
- 坐卧不离- 成语解释:谓时刻相随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十八回:“琼英从小聪明,百伶百俐,料道在此不能脱生,又举目无亲,见倪氏爱他,便对倪氏说,向邬梨讨了叶清的妻安氏进来。因此安氏得与琼英坐卧不离。” 
- 櫜弓卧鼓- 成语解释:藏弓息鼓。谓战事停息,天下太平。 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隗嚣传》:“驰使四夷,复其爵号。然后还师振旅,櫜弓卧鼓。申命百姓,各安其所。” 
- 攀辕卧辙- 成语解释:拉住车辕,躺在车道上,不让车走。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胡继宗《书言故事・仕进》:“饯去任,当攀辕卧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