缚在中间的成语(共28个)
- 手无缚鸡之力- 成语解释: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。形容身体弱、力气小。 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一折:“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,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,他就钻过去了。” 
- 棋高一着,束手缚脚- 成语解释:一着:下棋时走一步。 
 跟棋艺比自己高的人下棋,自己显得笨拙。比喻技术高人一头,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。- 成语出处:陆士谔《续孽海花》第55回:“你的见识是比我高,人家说我怕你,棋高一着,束手缚脚,真叫我怎么不怕呢?” 
- 棋高一着,缚手缚脚- 成语解释:本指棋艺,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,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正所谓‘棋高一着,缚手缚脚。’” 
- 无缚鸡之力- 成语解释:缚:捆,绑。 
 双手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。形容身体虚弱或力气小。-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一折:“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,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,他就钻过去了。” 
- 棋高一著,缚手缚脚- 成语解释:本指棋艺,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,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凌蒙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正所谓『棋高一著,缚手缚脚』。” 
- 面缚舆榇- 成语解释:面缚: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,表示放弃抵抗;舆榇:把棺材装在车上。 
 表示不再抵抗,自请受刑。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六年》:“许男面缚衔璧,大夫衰经,士舆榇。” 
- 面缚衔璧- 成语解释:两手反绑而面向前,口含碧玉以示不生。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。 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六年》:“许男面缚衔璧,大夫衰绖,士舆榇。” 
- 擒龙缚虎- 成语解释:缚;绳绑。擒住老虎捉拿蛟龙。比喻降伏强敌,本领高强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沈璟《义侠记・秘计》:“定下擒龙缚虎万全计,看他遭罗网怎生逃避?” 
- 束手缚脚- 成语解释:见“束手束脚”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张南庄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,目中无人,到处以强为胜,一遇鬼谷先生,早已束手缚脚,有力无用处。” 
- 释缚焚榇- 成语解释:指解开降者的捆绑,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。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。 - 成语出处:语出《左传・昭公四年》:“成王克许,许僖公如是。王亲释其缚,受其璧,焚其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