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中间的成语(共200个)
担水河头卖
成语解释:河:黄河。
到黄河边卖水。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。成语出处:《古尊宿语录・黄梅东山演和尚》:担水河头卖,诸人尽笑怪,滞货没人猜,一似欠他债。
江水不犯河水
成语解释:比喻彼此互不相干,没有关系。
江河不实漏卮
成语解释:卮: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江河的水,漏处太多,也会像有漏洞的酒器那样迟早要干涸。比喻不能忽视事物的细微之处。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汜论训》:今夫溜水足以溢壶榼,而江河不能实漏卮。
中河失舟,一壶千金
成语解释:比喻东西虽然轻微,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。
成语出处:《遏冠子・学问》:“中河失船,一壶千金,贵贱无常,时使物然。”
滴水成河,粒米成箩
成语解释:一滴水一滴水汇集起来能成河,一粒米一粒米聚起来能装满箩。比喻积少成多。
俟河之清,人寿几何
成语解释:俟:等待。
人的寿命很短,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。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。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八年》:《周诗》有之曰:‘俟河之清,人寿几何?’
跳到黄河也洗不清
成语解释:比喻无法摆脱嫌疑。
成语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真要是在这一夜里丢了东西,自己跳到黄河也洗不清。
江淮河汉
成语解释:指长江、淮河、黄河、汉水。
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》:“水由地中行,江、淮、河、汉是也。”
先河后海
成语解释:谓分清源流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・学记》:“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河而后海,或源也,或委也,此之谓务本。”
山河表里
成语解释:语出《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师背酅而舍。
晋侯患之,听舆人之诵曰:‘原田每每,舍其旧而新是谋。
’公疑焉。子犯曰:‘战也!战而捷,必得诸侯;若其不捷,表里山河,必无害也。
’”后以“山河表里”形容形势险要。成语出处:语出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师背酅而舍。晋侯患之,听舆人之诵曰:‘原田每每,舍其旧而新是谋。’公疑焉。子犯曰:‘战也!战而捷,必得诸侯;若其不捷,表里山河,必无害也。’”
悬河注火
成语解释:谓以河水倾泻于火。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。
成语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:“况拥数州之兵以诛群盗,悬河注火,奚有不灭?”
饮河鼹鼠
成语解释:比喻指所需求或所得极有限的人。语本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
”。成语出处:语出《庄子・逍遥游》:“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”明・李昌祺《剪灯余话・洞天花烛记》:“饮河鼹鼠愧盈腹,止鲁鶢鶋惭厚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