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在中间的成语(共122个)
幡然改途
成语解释:幡:通“翻”;幡然:很快而彻底;途:途径。
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上》:“汤三使往聘之,既而幡然改途曰:‘与我处畎亩之中,由是以乐尧舜之道。’”
移风改俗
成语解释:改变旧的风俗习惯。同“移风易俗”。
成语出处:《宋书・乐志一》:“移风改俗,致和乐之极。”
变容改俗
成语解释:指改变风貌习俗。
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上德》:“教变容改俗而莫得其所受之,此之谓顺情。”
有则改之
成语解释:则:就;加:加以。
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,如果有,就改正。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论语集注・学而》: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,其自治诚切如此,可谓得为学之本矣。
更名改姓
成语解释:见“变名易姓”。
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诈传着阿妈将令,着存孝更名改姓,调唆的父亲生嗔,要了头也是干净。”
变风改俗
成语解释: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。
成语出处:汉・王符《潜力夫・论三式》:“故凡欲变风改俗者,其行赏罚者也,必使足惊心破胆,民乃易视。”
遁名改作
成语解释:窜改物名,改变作品。
更弦改辙
成语解释:见“更弦易辙”。
成语出处:明・宋濂《谕安南国诏》:“揆于大义,必讨无赦。如或更弦改辙,择日臤亲贤命而立之,庶几可赎前罪。”
更姓改物
成语解释:指王朝更迭,改正朔,易服色。
成语出处:《国语・周语中》:“叔父若能光裕大德,更姓改物,以创制天下,自显庸也。”韦昭注:“更姓,易姓也。改物,改正朔、易服色也。”
乔妆改扮
成语解释:乔:做假。
乔妆:改变服装、容颜。
指化妆改变形象,掩饰本来的身份。亦作“乔装打扮”、“乔装改扮”。成语出处:清・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12回:“我今要到十里堡,乔妆改扮访民情。”
幡然改图
成语解释:幡,同“翻”,变动的样子。图,计划。全句是说更改原来的计划。
成语出处:孟子万章上:“既而幡然改曰:与我处畎亩之中,由是以乐尧舜之道,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!”畎亩,田间。
璇玑改度
成语解释:璇玑:指北斗魁第四星。
比喻历法改变。成语出处:三国・魏・王肃《贺正仪》:元正道祚,璇玑改度,伏称万寿。
自新改过
成语解释:自新:自己重新做人。
改正错误,重新做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