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662个)

  • 冰清

    bīng qīng shuǐ lěng

    成语解释:指冷冷清清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何典》第四回:“初时还有些和尚道士,有家中闹弗清楚,到也不甚觉着。及至断了七,出过棺材,诸事停当,弄得家里冰清水冷。”

  • 如鱼饮,冷暖自知

    rú yú yǐn shuǐ , lěng nuǎn zì zhī

    成语解释:泛指自己经历的事,自己知道甘苦。同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故事新编・序言》:“况且‘如鱼饮水,冷暖自知’,用庸俗的话来说,就是‘自家有病自家知’罢。”

  • 长流

    xì shuǐ cháng liú

    成语解释:细:微小。
    比喻节约使用财物;使经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翟灏《通俗编・地理》引《遗教经》:“汝等常勤精进,譬如小水常流,则能穿石。”

  • 思源

    yǐn shuǐ sī yuán

    成语解释: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

  • 楼台

    jìn shuǐ lóu tái

    成语解释:指靠近水边的楼台。比喻由于地处优越而获得优先的机会。一般作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俞文豹《清夜录》:“范文正公镇钱塘,兵官皆被荐,独巡检苏麟不见录,乃献诗云:‘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逢春。’”

  • 不服

    bù fú shuǐ tǔ

    成语解释: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荀悦《汉纪・武帝纪》:“中国之人,不知其地势,不能服其水土。”

  • 摸鱼

    hùn shuǐ mō yú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。

    成语出处:马南邨《燕山夜话・一个鸡蛋的家当》:“而他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,寄在邻居母鸡生下的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,其目的更显然是混水摸鱼。”

  • 捞鱼

    hùn shuǐ lāo yú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混水摸鱼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中国歌谣资料・口吃中国饭》:“何应钦,骨头轻,混水捞鱼鬼门经,口吃中国饭,心向大‘皇军’。”

  • 鱼大

    yú dà shuǐ xiǎo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生产不够消费。也比喻机构臃肿,行动不灵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的序言和跋》:“假若我们缩小自己的机构,使兵精政简,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,仍然是有力量的;而因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……”

  • 粒粟

    bēi shuǐ lì sù

    成语解释:一杯水,一粒粟。指极少量的饮食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洪迈《夷坚丙志・张拱遇仙》:“虽逾旬涉月,杯水粒粟无所须。喜饮酒,好作诗,行年六十,而颜色如壮者。”

  • 逢山开道,遇造桥

    féng shān kāi dào , yù shuǐ zào qiáo

    成语解释:逢:遭逢,遇见。
    遇到山则打通道路,遇见水则架起桥梁。比喻不畏艰险,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。

    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七章:“奉旨出朝,地动山摇,逢山开道,遇水造桥。”

  • 叠桥

    yù shuǐ dié qiáo

    成语解释:遇水阻拦,就架桥通过。形容不怕阻力,奋勇前进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衣袄车》第二折:“也不用排军校,你端的逢山开道,遇水叠桥。”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八回:“老施主见得最是,但我还有三个小徒,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,保护贫僧,方得到此。”

  • 架桥

    yù shuǐ jià qiáo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遇水迭桥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康濯《太阳初升的时候・竞赛》:“他们的劲头都鼓的当当响,真是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,一气儿跑步向前。”

  • 推船

    shùn shuǐ tuī chuán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顺应情势说话行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破窑记》第一折:“挤眉弄眼,俐齿伶牙,攀高接贵,顺水推船。”

  • 推船

    jiè shuǐ tuī chuán

    成语解释:亦作“借水行舟”。谓趁势行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0卷:“狱官借水推船,权把吴清收监,候病痊再审,二赵取保在外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