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51个)

  • 请罪

    fù jīng qǐng zuì

    成语解释:负:背着;荆:荆条;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。
   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。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;请求责罚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”

  • 道故

    bān jīng dào gù

    成语解释:班:铺开;道:叙说。
    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。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,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伍举奔郑,将遂奔晋。声子将如晋,遇之于郑郊,班荆与食,而言复故。”杜预注:“班:布也。”

  • 斩棘

    pī jīng zhǎn jí

    成语解释:披:拨开;斩:砍断;荆、棘:丛生多刺的小灌木。
    拨开荆;砍掉棘。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;艰苦奋斗。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;克服各种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冯异传》:“帝谓公卿曰:‘是我起兵时主簿也,为吾披荆棘,定关中。”

  • 满目

    mǎn mù jīng zhēn

    成语解释:荆:荆条,灌木。
    榛:树丛。
    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。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五代史・唐书・张全义传》:“蔡贼、孙儒、诸葛爽争据洛阳,迭相攻伐,七八年间,都城灰烬,满目荆榛。”

  • 肚里生

    dù lǐ shēng jīng jí

    成语解释:肚子里面生出荆棘。比喻心藏恶意或产生憎恶的情绪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孟郊《择友》:虽笑未必和,虽哭未必戚,面结口头交,肚里生荆棘。

  • 薮中

    sǒu zhōng jí qǔ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品质不好的人,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。

  • 铜驼

    tóng tuó jīng jí

    成语解释:铜驼:铜制的骆驼,古代置于宫门外。
    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索靖传》:“靖有先识远量,知天下将乱,指洛阳宫门铜驼,叹曰:‘会见汝在荆棘中耳?’”

  • 棘地

    jí dì jīng tiān

    成语解释:到处是荆棘。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:“千年辽鹤,望人民城郭以怆神;何处铜驼,向棘地荆天而长涕。”

  • 恨晚

    shí jīng hèn wǎn

    成语解释:遗憾自己与某人特别是知己或有才能的人相识太晚了。

  • 三日不弹,手生

    sān rì bù tán , shǒu shēng jīng jí

    成语解释:弹:用手指拨弄。
    三天不弹琴,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。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,就会生疏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6回:“这果真是‘三日不弹,手生荆棘。’”

  • 道旧

    bān jīng dào jiù

    成语解释:指朋友相遇于途,铺荆坐地,共叙情怀。后泛指朋友相遇,共叙离情。亦作“班荆道故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典出《左传・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,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……伍举奔郑,将遂奔晋。声子将如晋,遇之于郑郊,班荆相与食,而言复故。”杜预注:“班,布也。布荆坐地,共议归楚,事朋友世亲。”

  • 裙布

    chāi jīng qún bù

    成语解释:荆枝作钗,粗布为裙。形容妇女装束朴素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列女传》:“梁鸿妻孟光,荆钗布裙。”

  • 隋珠

    suí zhū jīng bì

    成语解释:即隋珠和璧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・荀悦《汉纪・武帝纪》:“立神明通天之台,造甲乙之帐,络以隋珠荆璧。”

  • pī jīng jí
  • 有眼不识山玉

    yǒu yǎn bù shí jīng shān yù

    成语解释:荆山:山名,此山产宝玉,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。
    比喻眼力差,识别不出贤人或珍品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十一回:我西门庆一时昏昧,不听你之良言,辜负你之好意。正是有眼不识荆山玉,拿着顽石一样看。过后方知君子,千万饶恕我则个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