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在中间的成语(共149个)
- 鼓腹而游- 成语解释:鼓腹:鼓起肚子,即饱食。 
 饱食挺腹,悠闲游玩。形容太平时代人们过着安乐的生活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马蹄》:“夫赫胥氏之时,民居不知所为,行不知其之,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。” 
- 刮腹湔肠- 成语解释:刮:用锋刃平削;湔:洗。 
 比喻痛改前非,重新做人。- 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6回:“不晓要怎样改头换面,刮腹湔肠,才能博得美人欢心。” 
- 寒腹短识- 成语解释:形容人知识贫乏,见识短浅。 - 成语出处:清・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五:“今人寒腹短识,辄不自量造语,余耻之。” 
- 口腹之累- 成语解释:口腹:指饮食;累:连累。 
 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。- 成语出处:汉・班固《东观汉记・闵贡》:“仲叔怪而问之,知,乃叹曰:‘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?’遂去,客沛。” 
- 面从腹诽- 成语解释:诽:毁谤。 
 表面顺从,心里不以为然。-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六十三回:“世兄果为嫌家伯语重,何难回头是岸,万不可面从腹诽。” 
- 面从腹非- 成语解释:从:听从,顺从。 
 表面顺从,心里反对。-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3回:“世兄果不嫌家伯语重,何难回头是岸,万不可面从腹非。” 
- 枵腹重趼- 成语解释:枵:空虚;枵腹:饿肚子;重趼:层层老茧。 
 形容忍饥挨饿,长途跋涉的情况。- 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・方观承传》:“岁与兄永徒步至塞外营养,往来南北,枵腹重趼。” 
- 心腹之忧- 成语解释:犹心腹之疾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郭勋《英烈传》第69回:“我兵宜先救心腹之忧,后除手足之患。” 
- 心腹之病- 成语解释:同“心腹之疾”。 -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秦之有韩也,譬如木之有蠹也,人之有心腹之病也。” 
- 心腹之害- 成语解释:心腹:比喻要害。 
 指体内致命的疾病。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患。-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虞诩传》:“今羌胡所以不敢入,据三辅心腹之害者,以凉州在后故也。” 
- 指腹裁襟- 成语解释:指腹:双方父母为腹中的胎儿预订婚姻;裁襟: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,怕长大后不相认,将衣襟裁为两幅作为凭证。 
 指婚约。- 成语出处:明・汤显祖《牡丹亭・硬拷》:“我女已亡故三年,不说道纳采下茶,便是指腹裁襟,一些没有。” 
- 置腹推心- 成语解释:参见[推心置腹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