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83个)

  • 助火

    bǎ xīn zhù huǒ

    成语解释:把:握住;薪:柴火。
    抱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,不但于事无补,反而使事态扩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2回:“今求军马钱粮,切不可与。如若相助,是把薪助火也。”

  • 之忧

    fù xīn zhī yōu

    成语解释:意指背柴劳累,体力还未恢复。有病的谦词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“君使士射,不能,则辞以疾,言曰:‘某有负薪之忧。’”

  • 之病

    fù xīn zhī bìng

    成语解释:负薪:指有病。
    指背柴劳累,体力还未恢复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臣弘行能不足以称,素有负薪之病,恐先狗马填沟壑。”

  • 量水

    chēng xīn liáng shuǐ

    成语解释:称:衡量轻重;薪:柴;量:测量。
    比喻持家节俭或过于吝啬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3回:“安老爷虽是研究铸史的通品,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。”

  • 之资

    fù xīn zhī zī

    成语解释:负薪:背柴,借指地位低微的人;资:资慧能力。
    指卑贱者的资质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袁绍传》:“臣以负薪之资,拔于陪隶之中,奉职宪台,擢授戎校。”

  • 构堂

    fù xīn gòu táng

    成语解释:《书·大诰》:“若考作室,既厎法,厥子乃弗肯堂,矧肯构?”孔传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
    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为堂基,况肯构立屋乎?”后以“负薪构堂”指继承先人德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书・大诰》:“若考作室,既厎法,厥子乃弗肯堂,矧肯构?”孔传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为堂基,况肯构立屋乎?”

  • 火得而炽

    huǒ dé xīn ér chì

    成语解释:火上加木柴,则火烧得更猛烈。比喻处在优越的情势或地位。

    成语出处:新唐书元稹传:“鱼得水而游,鸟乘风而翔,火得薪而炽。”

  • 尝胆

    zuò xīn cháng dǎn

    成语解释:指刻苦自励,奋发图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路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
  • 曲突

    xǐ xīn qū tū

    成语解释:搬开灶旁柴禾,将直的烟囱改成弯的。本指预防火灾。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,防患于未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・霍光传》:“人为徐生上书曰:‘臣闻客有过主人者,见其灶直突,傍有积薪,客谓主人,更为曲突,远徙其薪,不者且有火患。主人嘿然不应。俄而家果失火,邻里共救之,幸而得息……”

  • 之议

    fù xīn zhī yì

    成语解释:负薪:背柴,借指地位低微的人。
    下层人或卑贱者的议论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班固传》:“采择狂夫之言,不逆负薪之议。”

  • 枕块

    xí xīn zhěn kuài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居丧者以薪草为席,以土块为枕,以示哀苦之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礼论》:“属茨倚庐,席薪枕块,是吉凶忧愉之情,达于居处者也。”

  • 而爨

    chēng xīn ér cuàn

    成语解释:薪:柴;爨:烧火煮饭。
    称了柴草煮饭。比喻只注意小事,不从大处着眼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泰族训》:“称薪而爨,数米而炊,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。”

  • 而爨

    chēng xīn ér cuàn

    成语解释:薪:柴;爨:烧火煮饭。
    比喻只注意小事,不从大处着眼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泰族训》:“称薪而爨,数米而炊,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。

  • 玉粒

    guì xīn yù lì

    成语解释:指柴米昂贵。

    成语出处:典出《战国策・楚策三》:苏秦之楚,三日乃得见乎王。谈卒,辞而行。楚王曰:寡人闻先生,若闻古人。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,曾不肯留,原闻其说。对曰:楚国之食贵於玉,薪贵於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见帝。

  • 止火

    jué xīn zhǐ huǒ

    成语解释:绝:断绝;薪:柴草。
    断绝柴草,使火停止燃烧。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尽数》:“扬汤止沸,沸愈不止,去火则止矣。” 汉・枚乘《上书谏吴书》:“一人饮之,百人扬之,无益也,不如绝薪止火而已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