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在中间的成语(共150个)
- 防微杜衅- 成语解释:犹言防微杜渐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张居正《答上师相徐存斋》十九:“往奉台翰,怜不肖之愚忠,教以防微杜衅,慎自持爱。” 
- 识微见几- 成语解释: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认识和察见事物的本质和发展。 -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常安民传》:“惟识微见几之士,然后能逆知其渐。” 
- 谭言微中- 成语解释: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。 - 成语出处:明沈德符《野获编・督抚・海忠介被纠》:“真所谓谭天微中,可以解纷矣。” 
- 显微阐幽- 成语解释:显示细微之事,说明隐幽之理,使之显见著明。 -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来,而微显阐幽。” 
- 一微尘- 成语解释:一小粒尘土。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 - 成语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禽虫十二章》:应似诸天观下界,一微尘内斗英雄。 
- 五尺微童- 成语解释:五尺:古代尺短,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。 
 泛指儿童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:虽使五尺之童适市,莫之或欺。 
- 识微知著- 成语解释: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。 -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杜佑传》:“管仲有言:‘国家无使勇猛者为边境。’此诚圣哲识微知著之略也。” 
- 身微命贱- 成语解释:身:身份;微:低微;贱:卑贱。 
 身份低微,命也不值钱。- 成语出处:唐・韩愈《袁州刺史谢上表》:又蒙赦其罪累,授以方州,德至恩弘,身微命贱,无阶答谢。 
- 拈花微笑- 成语解释:原为佛家语,比喻彻悟禅理。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。 - 成语出处: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》:“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,各各顶礼佛足,退坐一面。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,瞬目扬眉,示诸大众,默然毋措。有迦叶破颜微笑。” 
- 造微入妙- 成语解释:形容达到微妙的境界。 - 成语出处:宋・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・沿袭》:“贺方回‘淡黄杨柳带栖鸦’、秦处度“藕叶清香胜花气”二句,写景咏物,可为造微入妙。” 
- 抽演微言- 成语解释:抽取片言只语而加以引申。指从微言中引申出大义。 - 成语出处:《晋书・潘岳传》附潘尼《释奠颂》:抽演微言,启发道真。 
- 道微德薄- 成语解释:道行和才能都很差。多作谦辞。 - 成语出处:《古今小说・月明和尚度柳翠》:“贫僧道微德薄,不堪为师。” 
- 防微虑萌- 成语解释:见“防微杜渐”。 《后汉书·郎��传》:“水旱之灾,虽尚未至,然君子远览,~。 
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