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44个)

  • yī wù zài wù

    成语解释:一次错了;二次又错。形容不接受教训;屡犯错误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魏王廷美传》:“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。普曰:‘太祖已误,陛下岂容再误耶?’”

  • 欺君

    qī jūn wù guó

    成语解释:欺骗君主,祸害国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陆采《明珠记・奸谋》:“刘震这厮索强,前日弹我欺君误国,要将枭首示众。”

  • wù dǎ wù zhuàng

    成语解释:谓事先未经周密考虑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关汉卿《双赴梦》第二折:“[牧羊关]板筑的商傅说,钓鱼儿姜吕望,这两个梦善感动历代君王,这梦先应先知,臣则是误打误撞。”

  • 磨刀不砍柴工

    mó dāo bù wù kǎn chái gōng

    成语解释:磨刀花费时间,但不耽误砍柴。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,就能使工作加快。

    成语出处:冯德英《山菊花》下部第九章:“你先想想,你打石头要不要先打好工具!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工?”

  • 军机

    yí wù jūn jī

    成语解释:贻:贻害。
    耽误了作战大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・高家本纪三》:“二十一年春正月庚本,以额附科尔沁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贻误军机,褫爵禁锢。”

  • 农时

    bù wù nóng shí

    成语解释: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。

    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》:“必须注意领导人民加紧生产,不误农时,不荒地,防止地富怠工和破坏。”

  • 祸国

    huò guó wù mín

    成语解释:祸:祸害;误:误导,耽误。
    指危害国家,误导人民。

    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》:“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,足以祸国误民。”

  • zì wù wù rén

    成语解释:第一个误:错误;第二个误:耽误。
    形容不但自己错了,还因这一错误,妨害了他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朱熹《答许顺之》:太抵本领不是,只管妄作,自误误人,深为可惧耳。

  • 百出

    miù wù bǎi chū

    成语解释:谬误:错误;百出:很多。
    形容说话或写作漏洞或错误很多。

  • 专权

    zhuān quán wù guó

    成语解释:专权:独断行事。
    指坏人独揽大权,贻误国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40卷:“此指严嵩、严世蕃父子二人也。朕久闻其专权误国……朕当即为处分,卿不可外泄于人。”

  • 因循

    yīn xún wù shì

    成语解释:因循:沿袭。
    指情况有了变化,还照老一套办,因而耽误了事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钱泳《履园丛话・围田》:而同圩有贫富之不等,有公私之相吝,而一人为之阻隔,以致因循误事。

  • 一场

    yī chǎng wù huì

    成语解释:指一次错怪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王朔《人莫予毒》:“单立人和曲强开始意识到,这可能是一场误会,但也得问下去。”

  • 尸位

    shī wèi wù guó

    成语解释:误:使受损害。
    指占着职位不做事,使国家受到损失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・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九十五回:如有慢视民瘼者,定行揭帖揭上几个,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,得以漏网。

  • 后学

    yí wù hò xué

    成语解释:后学:后来的学习者。
    错误遗留下去,使后来学习的人受到不好的影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蔡邕传》:邕以经籍去圣久远,文字多谬,俗儒穿凿,贻误后学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