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113个)

  • 积小

    jī xiǎo zhì jù

    成语解释:致:达到;巨:大。
    一点一滴的积累,就会从小到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董仲舒传》:“臣闻众小成多,积小致巨,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,以微至显。”

  • 负乘

    fù chéng zhì kòu

    成语解释:指居非其位,才不称职,就会招致祸患。

    成语出处:典出《易・解》:“六三:负且乘,致寇至,贞吝。《象》曰:‘负且乘,亦可丑也。自我致戎,又谁咎也。’”

  • 钩深

    gōu shēn zhì yuǎn

    成语解释:致:招致。
    探取深处的,使远处的到来。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。”

  • 研精

    yán jīng zhì sī

    成语解释:专心研究,尽力思考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翟酺传》:“愿陛下亲自劳恤,研精致思,勉求忠贞之臣,诛远佞谄之党,损玉堂之盛,尊天爵之重,割情欲之欢,罢宴私之好。”

  • sān zhì zhì

    成语解释:致:向对方表示(情意、礼节等)。
    志:意向。
    再三表达某种意愿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屈原贾生列传》: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,一篇之中三致志焉。

  • 探赜索隐,钩深

    tàn zé suǒ yǐn , gōu shēn zhì yuǎn

    成语解释:探:寻求,探测;赜:幽深玄妙;索:搜求;隐:隐秘;致:招致。
    探究深奥的道理,搜索隐秘、深远的问题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上》: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,以定天下之吉凶,成天下之亹亹者,莫大乎蓍龟。

  • 以狸鼠,以冰

    yǐ lí zhì shǔ , yǐ bīng zhì shéng

    成语解释:用猫招引老鼠,用冰作绳索。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功名》:“以狸致鼠、以冰致绳,虽工不能。”

  • 蝇附骥尾而千里

    yíng fù jì wěi ér zhì qiān lǐ

    成语解释: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。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颜渊虽笃学,附骥尾而行益显。”

  • 见危

    jiàn wēi zhì mìng

    成语解释:见“见危授命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

  • 临危

    lín wēi zhì mìng

    成语解释: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

  • 引重

    yǐn zhòng zhì yuǎn

    成语解释:引:牵挽;致:达到。
    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。比喻抱负远大,能闯出新的天地,做出宏伟的业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”

  • 同归

    shū zhì tóng guī

    成语解释:同“殊涂同归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魏征《隋书・五行志》:“夫神阴阳不测,天则教人迁善。均乎影响,殊致同归。”

  • 土龙

    tǔ lóng zhì yǔ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土龙可以引来雨云。比喻无用的东西也有利用的机会或场合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・地形训》:磁石上飞,云母水来,土龙致雨,燕雁代飞。

  • 投杼

    tóu zhù zhī huò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一再传播的流言动摇了原有的信念,从而产生疑惑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・秦策二》: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……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

  • 以狸

    yǐ lǐ zhì shǔ

    成语解释:狸:猫。
    捉老鼠用猫作诱饵。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・功名》:“以狸致鼠,以冰致绳,虽工不能。”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