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72个)

  • 之祸

    wú xū zhī huò

    成语解释: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:“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,无少长皆杀之,或有无须而误死者。
    ”后以“无须之祸”谓无辜受累而遭祸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袁绍传》:“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,无少长皆杀之,或有无须而误死者。”

  • 和药

    jiǎn xū huò yào

    成语解释:须:胡须;和:混和,拌。
    剪掉胡须拌药。比喻上级体恤下属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李勣传》:“帝乃自剪须以和药,及愈入谢,顿首流血。”

  • 换袍

    gē xū huàn páo

    成语解释:须:胡须。
    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8回:“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。操闻之,即扯旗角包颈而逃。”

  • 弃袍

    gē xū qì pào

    成语解释:割掉胡须,丢掉外袍。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8回:“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。操闻之,即扯旗角包颈而逃。”

  • 之报

    sī xū zhī bào

    成语解释:斯须:短暂;报:报答。
    指微小的报答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3回:“行者道:‘不敢,向蒙莫大之恩,未展斯须之报。’”

  • 种齿

    rǎn xū zhǒng chǐ

    成语解释:染须发,镶假牙。以之掩饰衰老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陆游《岁晚幽兴》诗:“卜冢治棺轮我快,染须种齿笑人痴。”

  • 方寸

    fāng cùn xū wéi
  • 蝶芒

    huā xū dié máng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草书笔法优美熟练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解缙《春雨杂述》:昔右军之叙兰亭,字既尽美,尤善布置,所谓增一分太长,亏一分太短,鱼鬣鸟翅,花须蝶芒,油然桀然,各止其所,纵横曲折,无不如意,毫发之间,直无遗憾。

  • 芥子

    jiè zǐ xū mí

    成语解释:芥子:芥菜子;须弥:古代印度传说中的大山。
    佛家语,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。比喻小中也有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祖堂集・归宗和尚》:师教中有言:须弥纳芥子,芥子纳须弥。须弥纳芥子时人不疑,芥子纳须弥莫成妄语不?

  • 芥纳

    jiè nà xū mí

    成语解释:须弥: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。
    佛教说法,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。

  • 豪眉

    měi xū háo méi

    成语解释:美丽的须髯,浓浓的眉毛。形容男子英俊豪迈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・赵壹传》:赵壹字无叔,汉阳西县人也,体貌魁梧,身长九尺,美须豪眉,望之甚伟。

  • 为命

    xiāng xū wéi mìng

    成语解释:互相依靠着过日子。泛指互相依靠,谁也离不开谁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苏辙《为兄轼下狱上书》:“臣早失怙恃,惟兄轼一人,相须为命。”

  • 皂白

    zào bái xū fēn

    成语解释:皂:黑色。
    黑白要分清楚。比喻必须明辨是非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・裴寂传》:朕之有天下者,本公所推,今岂有贰心?皂白须分,所以推究耳。

  • 不让

    bù ràng xū méi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