顿在中间的成语(共50个)
牵衣顿足
成语解释:形容极为悲痛,难以分享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唐・杜甫《兵车行》:牵衣顿足拦道哭,哭声直上干云霄。
铿锵顿挫
成语解释:铿锵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
形容音律和谐有力、动听。成语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2回:“这一出戏是一套‘北点绛唇’,铿锵顿挫,韵律不用说是好了。”
铿镪顿挫
成语解释:铿镪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
形容音律和谐有力、动听。沉疴顿愈
成语解释:沉疴,拖了很久的重病。顿,忽然、马上。全句是说病了很久,忽然痊愈。
成语出处:晋书乐广传:“广乃告其所以,客豁然意解,沉疴顿愈。”
椎心顿足
成语解释:同“椎胸顿足”。
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第四节:“每一循省未尝不椎心顿足,仰天长恸也。”
椎膺顿足
成语解释:同“椎胸顿足”。
成语出处:闻一多《女神之时代精神》:“难怪个个中国青年读《女神》,没有不椎膺顿足,同《湘累》里的屈原同声叫道——哦,好悲切的歌词!”
椎胸顿足
成语解释:形容人悲痛、悔恨等时的情状。
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第二节:“无以少异于平时,乃椎胸顿足,痛恨于我国民之心既已死尽也。”
绝耳顿足
成语解释:用手抓耳,以脚顿地。形容束手无策。
情窦顿开
成语解释:窦:孔穴;情窦:情意的发生或男女爱情萌动。
指少男少女刚开始懂得爱情。成语出处:宋・袁采《袁氏示范・子弟当谨交游》:殊不知此非良策,禁防一弛,情窦顿开,如火燎原,不可扑灭。
撧耳顿足
成语解释:用手抓耳,以脚顿地。形容束手无策。
成语出处:宋・王铚《默记》上卷:“张立于屏风后见之,撧耳顿足。”
摇手顿足
成语解释:形容惋惜或懊恨时的动作。
成语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五回:摇手顿足曰:‘此人见识胜吾十倍,必为我国之祸。’
整顿干坤
成语解释:乾坤:卦名,象征天地,阴阳等。
治理国家,使混乱的局面变得有秩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