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在中间的成语(共98个)
舍命救人
成语解释:舍:放弃。
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。成语出处: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人家有急事,咱拉着他跑,这不是舍命救人!”
救人救彻,救火救灭
成语解释:比喻帮助人要帮到底,不能半途而废。
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一折:元来和关胜一伙,都是梁山泊上好汉。救人须救彻。我有心救了关胜,怎好不救他。
匡救弥缝
成语解释:指纠正错误,弥补过失。
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纠合诸侯,而谋其不协,弥缝其阙,而匡救其灾。”
不可救疗
成语解释: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
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今楚多淫刑,其大夫逃于四方,而为之谋主,以害楚国,不可救疗。”
引足救经
成语解释:引:拉;经:缢死。
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,越做越离目的越远。成语出处:《荀子・仲尼》:“志不免乎奸心,行不免乎奸道,而求有君子、圣人之名,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
假越救溺
成语解释:假:借助;溺:被水淹。
原指到很远的越国请善游水的人来救溺水的孩子。比喻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。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说林上》:昔有假人于越而救溺子,越人虽善游,子必不生矣。
权时救急
成语解释:权:称量。
正确分析形势,挽救危急局面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朱浮传》:“而浮秉征伐之任,欲权时救急,二者皆为国耳。”
杀身救国
成语解释: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。
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44回:“夫料事能中,智也;尽心谋国,忠也;临难不避,勇也;杀身救国,仁也。”
扶危救困
成语解释:对处境危急、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。
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魏徵改诏》第三折楔子:“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,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。”
救人救彻
成语解释:比喻帮助人要帮到底,不能半途而废。
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一折:元来和关胜一伙,都是梁山泊上好汉。救人须救彻。我有心救了关胜,怎好不救他。
医时救弊
成语解释:匡正时政的弊病。
成语出处:宋・邵伯温 《闻见前录》卷六:“及唐元宗时,宰相姚元崇直奏十事,可以坐销患害,立致升平,惟虑至尊,未能留意。医时救弊 ,无出于斯!”
饮鸩救渴
成语解释:鸩:传说中的毒鸟,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。
喝毒酒解渴。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。成语出处:北齐・杜弼《为东魏檄梁文》:见黄雀而忘深井,食钩吻以疗饥,饮鸩毒以救渴,智者所不为,仁者所不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