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在中间的成语(共64个)
干父之蛊
成语解释:干:承担,从事;蛊:事、事业。
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。成语出处:《周易・蛊》:“干父之蛊,有子,考无咎。”
为民父母
成语解释:这:作为,充当;父母:即父母官。
担任地方行政长官。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:“为民父母行政,不免于率兽而食人,恶在其为民父母也?”
徒读父书
成语解释:徒:只。
父书:父亲之言论。
白读父亲的兵书。比喻人只知死读书,不懂得运用知识,加以变通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括徒能读其父书,不知合变也。”
田父之功
成语解释:指不预其事而轻易得到好处。
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齐策三》:“田父见之,无劳倦之苦,而擅其功……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,有田父之功。”
田父野叟
成语解释: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
成语出处:金・元好问《登封令薛侯去思颂》:“方春劝耕,遭田父野叟于途,慰以农里之言,而勉之孝弟之训。”
田父野老
成语解释: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
成语出处:元《宋史・苏轼传》:“轼与田父野老,相从溪山间,筑室于东坡,自号‘东坡居士’。”
顽父嚚母
成语解释:指愚顽暴虐的家长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・尧典》:“父顽,母嚚,象傲。”
召父杜母
成语解释:召:指两汉召信臣;杜:指东汉杜诗。
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,行善政。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。成语出处: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杜诗传》: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”
无颜见江东父老
成语解释:江东:借指家乡。
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,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笑曰:‘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’”
无面目见江东父老
成语解释: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。
成语出处:语本《史记・项羽本纪》:“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。乌江亭长檥船待……项王笑曰:‘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!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’”
田父献曝
成语解释:田父:老农;曝:晒。
老农将晒太阳取暖的方法献给国君。常作向人献物或献计的谦词。成语出处:《列子・杨朱篇》:“宋国有田夫,常衣缊黂,仅以过冬。暨春东作,自曝于日,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,緜纩狐狢。顾谓其妻曰:‘负日之暄,人莫知者,以献吾君,将有重赏。’”
邻父之疑
成语解释:邻父:指邻居的老年人。
比喻那些心存偏见而喜欢主观用事的人。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・说难》:宋有富人,天雨坏墙,其子曰:‘不筑,必将有盗。’其邻人之父亦云。暮而果大亡其财。其家甚智其子,而疑邻人之父。此二人说者皆当矣,厚者为戮,薄者见疑。
田父之获
成语解释:田父:农夫;获:得到。
指不费力气而轻易得到的好处。成语出处: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齐策》:“田父见之,无劳倦之苦,而擅其功。”
谷父蚕母
成语解释:指传说中的农桑之神。
成语出处:宋・曾慥《类说・续仙传》:“世人厌弃五谷,地司已收其种矣,可相率祈谢谷父蚕母,当致丰穰。”
家人父子
成语解释:家人:一家人。
指一家人。成语出处:唐・柳宗元《桐叶封弟辩》:“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,况号为君臣者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