遍在中间的成语(共25个)
- 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- 成语解释:尸体到处横着,鲜血流成了河。形容被杀的人极多。 - 成语出处:隋・祖君彦《檄洛州文》:尸骸蔽野,血流成河,积怨满于山川,号哭动于天地。 
- 书读百遍,其意自见- 成语解释:见:显露。 
 指书读的次数多了,其意思就自然显露出来了。-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王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人有从学者,遇不肯教,而云必当先读百遍,言读书百遍,而意自见。 
- 漫天遍地- 成语解释:满山遍野,形容众多而密集。 - 成语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8回:“我上高阜处观望辽兵,其势浩大,漫天遍地而来。” 
- 饿莩遍野- 成语解释:莩:饿死的人。 
 到处是饿死的人。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。- 成语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” 
- 弥山遍野- 成语解释:弥:满;遍:遍及。 
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。形容数量很多、范围很广、声势很大。- 成语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八卷:“忽然山谷之中,金鼓之声四起,蛮兵弥山遍野而来。” 
- 萑苻遍野- 成语解释:萑苻:春秋时郑国的泽名,曾是盗贼出没之处。 
 遍地都是像萑苻那样的盗贼窝。形容盗匪横行,出没各处,天下不宁。-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年》:郑国多盗,敢人于萑苻之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