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古诗网
  2. 成语词典

在中间的成语(共46个)

  • yǐ dú gōng dú

    成语解释:攻:治。
    用毒药治病毒。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罗泌《路史・有巢氏》:“而劫痼改积,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,有至仁焉。”

  • 恨小非君子,无不丈夫

    hèn xiǎo fēi jūn zǐ , wú dú bù zhàng fū

    成语解释:君子:有才德的人;丈夫:有志气、有作为的男子。
    对仇敌要痛恨,打击要坚决彻底。指坏人心狠手辣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恨小非君子,无毒不丈夫。叵奈杨景无礼。”

  • 不丈夫

    wú dú bù zhàng fū

    成语解释: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,技高一筹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你不辩贤愚,无毒不丈夫。”

  • 不发

    bù dú bù fā

    成语解释:不受凌辱就不能发奋图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渔樵记》第四折:“你丈人搬调你浑家,故意的索休索离,大雪里赶你出去,男子汉不毒不发。”

  • 赤口

    chì kǒu dú shé

    成语解释:赤:火红色。
    形容言语恶毒,出口伤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卢仝《月蚀》诗:“月蚀鸟宫十三度,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,贪向何人家,行赤口毒舌,毒舌头上吃却月,不啄杀。”

  • 俱全

    wǔ dú jù quán

    成语解释:五毒:多指蛇、蝎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五种动物。
    指违法乱纪,各种坏事都做。

    成语出处:王朔《过把瘾就死》:“本来是掏个钱包进了监狱,出来就五毒俱全了。”

  • 不食儿

    hǔ dú bù shí ér

    成语解释:老虎再歹毒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33回:“自古虎毒不食儿,如今朝廷失政,大变伦常,各处荒乱,刀兵四起,天将不祥,祸乱已现。”

  • 何其

    hé qí dú yě

    成语解释:也:文言助语,置于词尾,与“何”相配合,构成反诘语气。
    多么狠毒呀!。

  • 莫予

    mò yù dú yě

    成语解释:莫:没有谁;予:我;毒:危害;也:语助词。
    没有人能危害我了。表示可以为所欲为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,曰:‘莫余毒也已。’”

  • 生灵

    tú dú shēng líng

    成语解释:荼毒:毒害、残害;生灵:指百姓。
    指残害人民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・周密《癸辛杂识别集下・德祐表诏》:“庶免大军前去,荼毒生灵。”

  • 生民

    tú dú shēng mín

    成语解释:荼毒:毒害,残害。
    指残害人民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・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秦起长城,竟海为关,荼毒生民,万里朱殷。”

  • 量小非君子,无不丈夫

    liàng xiǎo fēi jūn zǐ , wú dú bù zhàng fū

    成语解释:量:气量。
    气量小不是有才德的人。对仇敌打击不彻底算不得有作为的男人。

  • 莫余

    mò yú dú yě

    成语解释:再也没有人威胁、危害我了。表示目空一切,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。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,曰:'莫余毒也已。'”

  • 备至

    chǔ dú bèi zhì

    成语解释:楚毒:古代炮硌之刑;备:尽,全。
    指使用各种刑罚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陆胤传》:胤坐收下狱,楚毒备至,终无他辞。

  • 糖衣

    táng yī dú yào

    成语解释:外表好吃,内层却是致命的毒药。形容骗人的阴谋。通常指平常人不易察觉的陷阱或诡计。
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